热心网友

海外媒体对于中国新型战略轰炸机的猜想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停过。这种猜想概括起来说,可以根据来源分为三种类型:外购型、转让技术型和自行研制型。     外购的传闻在2005年初一度达到了高潮。随着中俄两国2005年联合军事演习的临近,英国《简氏防务周刊》1月26日报道称,俄罗斯可能向中国出售图-22和图-95战略轰炸机。俄方认为,2005年下半年与中国进行的联合军演将有助于向中国军方展示这两种轰炸机的作战性能。     另一种猜想也在2005年初出现,这是关于中国将利用转让的技术自行生产新型战略轰炸机的可能。《汉和防务评论》就报道说:他们分析了中航第一集团的录像之后得出这一结论。汉和获得的录像显示一种酷似俄罗斯苏-32并列双座歼击轰炸机的模型开始被用于结构试验。报道不排除中国在吸收、消化苏-27SK的技术基础上,自己独立研制中国版苏-32歼击轰炸机的可能性。同时俄军也将装备苏-32,为分担制造成本,不排除俄罗斯把苏-32加以出口的可能性。     第三种猜想,即对中国自行研制新型战略轰炸机的可能,也是由海外媒体产生的。《汉和防务评论》的消息认为,一直有传闻声称中国正在研制歼轰7和轰6之后的歼击轰炸机和远程轰炸机。在获得WS9、AL31F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之后,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了。国内《兵器知识》等刊物曾经在2004年报道了中国空军曾经利用新型发动机改造轰6型轰炸机。海外媒体据此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空军对新型战略轰炸机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而国外的担心或者说美国的主要担心在哪儿呢?众所周知,对航母威胁最大的是远程超音速巡航导弹、核潜艇、隐身的水面攻击舰、以及远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传说中的中国巡航导弹加上远程战略轰炸机,将对美军在太平洋的航母群形成巨大的威胁。  据一些媒体报道,中国军方原本希望研制更现代化的隐型轰炸机,但是随着东亚局势的变化,研制工作可能缓不济急。而图-22M3的反舰能力,与苏恺-27M搭配,可以迫使美军的航空母舰战斗群退至1,000公里、航母舰载机作战半径之外。因此,中央军委决定引进图-22M3,并提高机载雷达探测距离和精度,配备YJ12A超音速长程反舰飞弹。 。

热心网友

没有

热心网友

中国有很多了

热心网友

今天,中国空军响亮地提出了“首当其冲、全程使用”的口号,力图建立~支攻防兼备的现代化空中打击力量,这是否意味着应当为轰一6研制“接班人”――一新一代远程战略轰炸机了呢?笔者以为尚未合适,苏一30MKK战斗轰炸机的航程达3000公里以上,经过一次空中加油后为5,200公里,与轰一6相差无几;该机载弹量达8,000公斤,只比轰~6略低,但超过了海航装备的轰一6丁(7,500公斤),而且苏一30MKK还具有强大的空战和突防能力,其优良的战术性能完全能够满足中国空军的作战要求―一大功率发动机,高突防能力,可代替轰一6成为区域性战略打击力量的重要部分;配合远程空射巡航导弹,确保超区域常现打击力量;进行越海作战,使海、空攻击能力覆盖台海东部等。所以说,这类高性能战斗轰炸机是目前中国空军的最佳选择,再加上经改进后的歼轰一7和轰一6D执行反舰攻击,基本上可以满足现阶段空中打击任务的需要。至于远程战略打击任务,由二炮的弹道导弹完成会有更高的费效比。当然,中国的战略是防御性战略,即“后发制人”,但这同样要求一个国家的力量构成趋向于全面和均衡。作为远程空中打击力量;战略轰炸机在作战弹性上比洲际导弹更具灵活性,相信在我国总体工业实力增强到一个阶段后,我们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战略轰炸机。或许从俄罗斯直接买也说不定。资料参考: 。

热心网友

应该有吧,中国老是这样,“韬光养晦”,连FBI都不能调查出中国在干什么,中国的雄心在武器库里。军费说是那么少,我看多的多。远程轰炸机,听着就让国人羡慕(包括领导者)

热心网友

据我所知没有,现在的远程轰炸机不具备空战的能力,要战斗机护航,并且我们在隐形材料上不及美国,远程轰炸机的费用太高,象核武器一样是起威慑作用的。

热心网友

应该有,这是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