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1名高考状元报考香港大学被拒收,为什么呀?是因为户口原因吗,状元的成绩都是很优秀的呀,完全可以上清华北大,为什么进不了香港大学,他的录取标准到底是什么?

热心网友

其实这也不能叫歧视!香港地理位置优越,自有亚洲四小龙之称,全球500强企业,在港企业近400家,如果能在香港上大学,自然在以后的工作去向中有一定优势,这样的优势当然对内地学生有很大的诱惑,但毕竟内地学生太多,竞争自然就很大!这样的标准,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内地学生要全面发展。

热心网友

今年在内地招收本科生的香港大学表示,学校并不单纯以内地考生高考分数作为招生指针,面试表现亦很关键。今年最后录取的250人中,11名各省市最高成绩的“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被拒之门外。  港大拒收高考状元痛了谁?  首先,痛了各省市的状元们。在内地,高考状元是要被捧上天的。亲戚乡邻贺喜,学校政府嘉奖,报刊电视追访,各地名校抢录。甚至一些商人也打起了状元的主意,请他们做托儿,声称是吃了他们生产的什么液什么宝而成功的。可今年首次自行在内地招收本科生的香港大学竟然对11名状元说“不”,这实在让状元们,尤其是被拒的状元们郁闷之极。新华社的这篇报道没有说港大都怎么个面试法,但从文章所透露的“面试主要以日常生活题目为主,例如以卖盗版要不要受惩罚等进行讨论”来看,面试题目并不算难,11名状元们没能通过面试,可能这些考生确实是高分不高能,不被录取也就怪不得人家了。  其次,痛了内地高校。每年招生季节,所有名校都会派出招生老师驻点在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密切注意高考成绩排在最前面的若干考生,当然,最受关注的自然是当地的状元们。去年,某省理科高考状元,北大、清华招生的老师是轮番上门邀请他报考各自的学校,并给出各种丰厚的奖励条件。而招生结束后,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新闻。今年全国各地状元,全部被北大清华瓜分,其中,多少人进了北大,多少人进了清华,大致旗鼓相当等等。现在好,香港大学公然拒录了11名内地状元,这无意之中猛击了内地高校一下。你们趋之若鹜争着抢着要的“人才”,人家竟然不屑。是港大在故弄玄虚,或者埋没人才,还是内地高校的招生观念、人才观念太老土?  最后,痛了我们的考试制度。新华社的报道没有说被拒录的状元占多大比例,17个省市的学生报名,有11个状元被拒,这比例不能说小。如果比例不小的状元,面试都不能过关,说明制造这些状元的考试方法令人怀疑。多年来,社会各界对我们注重死记硬背的考试制度批评很多。不久前,看到一张小学竞赛试卷,里面有两道题让我哭笑不得:接电话以电话铃响几声为宜?与人握手握多长时间为佳?我们机械刻板的考试已经真正从娃娃抓起,渗透到了幼小的心灵。像这样的考试,造就出来的状元有多少意义?如果以考查知识的死记硬背为主的考试制度不改变,我们只会造就一批缺乏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考试机器,处于他们顶端的状元自然要被拒收。  几年前,处于无锡的江南大学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几所学校共办了一个莱姆顿学院。四年前第一次招生时,录取的都是各省市本二批次以下的考生,考分都不高,有的甚至相当差。今年,这批学生毕业了,大多都在长三角地区的外企找到了工作,还有范百灵等7名同学取得了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让人不敢想像。这也许说明,高考分数对一个人能否最终成才,只能是一种参考而已。  对高考状元比较公允的社会态度可能是:考成了第一当然值得高兴,但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招生时,“状元”应该被重视,但绝不应被追捧。哪一天,北大、清华也对高考状元说“不”,可能说明我们的考试和教育制度就又前进一步了。 。

热心网友

认可人才的角度不一样,尽管这些人进清华北大都可以 ,但落选的人在香港大学所看重的英语应用能力,对香港的认同度,为香港未来的发展的贡献心上表现的比较差,这些人只不过受了一些挫折,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要有信心.

热心网友

you dao li

热心网友

不是以分数来取才的

热心网友

可能是香港和内地的录取标准不一样,那些状元应该不愁录取的,不用大惊小怪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热心网友

这没什么可奇怪的,香港同国外一样看重的是素质.如果我国的高知识人材都是高分低能,或单一学科书理论高能,操作低能,动手低能,国家就会有危险.我周围的知识人,很多连订个钉子,修个开关都的请人.也许他们会说,那是低能人干的活.可我在国外看到的是;那些住高档别墅的人很多都自己动手修车,修房子:就连高级官员,也以自己能做一两件家具,会作饭为荣.越高级官员的夫人请客都以能做几样拿手菜为荣,而我们却对此不屑一顾,读书越多,写问越大的人更是如此.不可取也.我一直想在学校应提倡开设家务课,大学录取时记入总成绩.

热心网友

是体检问题。是状元只是碰巧罢了

热心网友

路过

热心网友

和哈佛的做法差不多

热心网友

素质教育何其难;应试教育何时休!

热心网友

我在新西蘭教高中,我有一?W生?⒋肀?坝?⒓尤??秀科?W生的講?。這位?W生是?甸華裔,??湟??醫科,因此我鼓舞他要全面發展,如體育,做志工與?W校代表等,否?t在面??r?凰⑾?怼R?橛⒚老到y的?W校要求全面的平衡。希望我的看法有助於您的成功。

热心网友

多年前上科大少年班的那个“神童”现在不是出家了嘛,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啊!他要是上了港大,也会如此吗?

热心网友

考试一直考高分的同学,绝大多数都不会是书呆子,有这种接受能力的人,其它方面的接受能力也不会弱到哪里去.到是经常听到看到贪玩的读书老大难的父母叫苦连天,书读不好,家里的事也一样不会做,说起来吹起来到是头头是道的,香港大学要不要?

热心网友

我:时代你为何给他们带上高分低能的帽子时代:能怪我吗,是你们人类推动时代啊我想:一,起义。但是这不是乱世啊,谁来呼应我,再说了,要提倡和平。 二,做官。做大官,但官场黑暗要文凭和钱开路踏着应试教育走上来再废应试教育不和拾啊 三,做应试人才,兼综合人才。这样

热心网友

1路过2拿分3闪人

热心网友

王永庆的人材标准70分成绩 70分能力 90分的忠态

热心网友

他们想去香港读大学也是对的,因为在大陆上学,很可能就费了,当前的高等教育是何等的失败了。

热心网友

就香港大学而言,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选择好的学生入校,即使出不了彼尔钙次,州行赤支流,那么,也不能与国际水准不一样,所以,对于的高考状元,他只能这样处理.

热心网友

关键还得看关系!!!!!!!

热心网友

因为他要招的是做老板的人材,而不是打工的人材!!!

热心网友

香港的教育跟我样的不一样。人家要求很高的呀。再说香港大学是香港最高的学府,像我们想进清华那样,也不是容易的事。

热心网友

标准不同,淮南淮北而已

热心网友

状元多啥 有啥了不起吗? 状元的价值就是状元 还有别的吗 状元只几个钱 呵呵 中国的传统 给状元有太多的特权 我要说 状元 不一定是很优秀的 分不代表个人的数资 谢谢

热心网友

不同地方的人素质不同!就算有分有什么用!

热心网友

其实你说的那件事我也听说了正象他们所说的,现在要的是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嘛不要想的太多了

热心网友

无所谓了,大家的标准不同啊

热心网友

港大这绝对是明智之举!那些什么高考状元基本都是“书呆子”那一型,一点活力都没有,全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君不见北大还有留级生呢!进了好学校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关键看你有没本事!会考书算什么鸟,都是纸上谈兵!不只是港大,看看这些:德国大学为何拒收“高考状元” 从德国大学拒收“高考状元”看素质教育 高考迟早得给我歇菜了!

热心网友

因为 香港是个沙漠!文化沙漠

热心网友

爱招不招,老子还不想去呢。楼上的一帮SB ,连考试的能力都没有,还敢叫自己有素质。

热心网友

自愧不如嘛!!

热心网友

香港大学注重的是综合素质,而这些高考状元是高分低能,书呆子

热心网友

我听说了是因为他们动手能力不行香港只录取了一个吧而且只有这个是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现在我们国家的人缺少动手能力了诶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样下去怎么办啊?!!!!!!

热心网友

今天老师才讲过了。因为香港中文大学它拒绝专家性的匠人或者是匠人型的专家。提倡博大,通才。所以拒绝专业特别强的人,通常那些人只在自己的领域很精通,但是对于其他领域很难融会贯通。就象哈佛大学一样,拒绝第一名。通常对于这些人都要通过面试,而处于中等成绩的反而很顺利的入学。

热心网友

还不就是高分低能!

热心网友

拜托,是谁拒绝谁还不一定呢!这只是炒作,高考前港大还说过其分数线会和清华北大持平,结果呢?!

热心网友

因为高考状元太壮,哈哈书呆子,所以不能要

热心网友

状元又如何?状元不过说明你这一份卷子做得比别人好而已。你能保证每年高考你都是状元吗?每年高考都是状元又如何?每年高考都是状元,只能说明你是个“考才”。一份高考卷能全面考查人的能力吗?笨蛋也会说“不”。人才不等于考才。如果你是人才的话,那么面试怎能把你刷下来?香港大学“刷”得好!起码狠刮了应试教育一掌。

热心网友

呵呵,香港大学不一定是按分数高低依次录取的。

热心网友

国内学生高分低能的太多教育模式所限

热心网友

其实香港大学认为他们是书呆子,这是他们的标准,但他们不懂有的人才就是从书呆子里出来的.问题是如何去如何去引导他们.开发他们,一旦以后这11个人中只要有一个人做出成绩来,那时侯,他们有要检讨自己的选学生的标准了.有可能他们是走眼了,把优秀的学子放走了.他们会后悔的.

热心网友

很简单,因为他们和国内的大学不一样啊,人家不需要"高分低能"的学生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博士后吗?因为有些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跟着导师靠领取研究经费生活啊!念那么多的书,还不是书呆子占十分之一啊,浪费资源啊!

热心网友

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非常重视面试的成绩,如果一个人的谈吐和待人接物不是很出色,即便他高考分数再高香港大学也会拒绝录取他的。

热心网友

香港和西方国家是一样的,进大学很重要的一步是面试,出国留学目的地大学所在国家的大使馆就被授权进行入学前考察,只不过因为和签证在一起办,所以大家没注意。楼主问的没被录取的重要原因就是面试没通过。

热心网友

幸运呀!港大能培养出人才吗?在内地上说不定能获诺贝尔奖金呢!

热心网友

因为香港大学录取方法同内地不同。内地大学只看分数与档案,香港大学还有面试,讲究素质教育

热心网友

高分低能

热心网友

香港大学的做法是对的!这正好给内地应试教育一点刺激。内地的教育简直是埋没人才!

热心网友

由于面试不合格,今年11名内地省市的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高考状元”是应试教育的“优胜者”。因为是应试教育,因为高考的成功不等于人生的成功,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分追捧“高考状元”;又因为他们是“优胜者”,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面对今后的学习。以客观而平和的心态看待“高考状元”,不要追捧他们也不要贬低他们,也许这才算得上一种理性的态度。

热心网友

人家不要在怎么讨论也不要

热心网友

教育问题

热心网友

高分低能呀!素质太低,生活不能自理,等等~~~

热心网友

香港大学教务长表示,该校不收录对课外活动缺乏兴趣的“书呆子”   多名申报香港大学的内地省市的高考“状元”因面试不理想而没被港大录取。   今年香港大学可自行在内地收取本科生,17个省市共递交多达4848份申请,比去年激增逾倍。经过面试,最后录取250人。港大表示,学校并不单纯以内地生高考分数作为收生指标,面试表现也属关键,11名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而被拒之门外。   据介绍,今年报考港大的大部分内地省市的申请者,高考成绩均超过内地顶尖学府的入学分数线,如北京及上海分别有近4成及5成申请者的分数超过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线。   港大以写论文及考文法为主的英语笔试淘汰了大半内地申请者后,2521名学生仍要经过10多名教职员面试考核。面试中,每6位申请者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由两位港大职员逐个“打分”。据悉,近几年该校的讨论面试,主要以日常生活题目为主,例如以“卖盗版要不要受惩罚”等进行讨论。结果,有11名成绩最高分的内地省市的申请者,因面试表现不理想而没能进入港大。   港大教务长韦永庚指出,港大对申请人的成绩与面试表现同等重视,以免出现“高分低能”学生。校方主要考虑学生的英语能力、个人潜质、是否能适应香港生活,对课外活动兴趣缺乏的“书呆子”,则不会被收录。   另据了解,港大今年录取的250名内地生中,三分之二为女生,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仅15岁。他们主要赴港攻读商科,也有不少选择了理科。新华   新闻链接   应试教育牺牲品何其多   去年沈阳一位男孩曾以理科640分的高分成为当地高考“状元”,但如今却因为动手能力低、缺乏生活常识等原因被大学责令退学在家;   前不久,某重点大学的一位女高才生在去外地读研究生前接受心理辅导,见到心理医生时竟羞涩地拽着妈妈的衣襟;   严永明,湘北某县的一位天才。8岁上中学,13岁便以高分考进大学,17岁又考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但是,他在母亲常年的严格管束下,逐渐变成了生活上的“弱智”,并因此失去了在中科院继续深造的机会,20岁肄业回家至今。   2004年9月16日,以600多分的绝对高分考入成都一所名牌大学英语系的“高才生”王轶,在父亲的陪同下,黯然离开了校园。而迫使他作出休学一年决定的原因是“精神状态”暂不适合学习。刚刚开学5天,进校门就出校门,人们都在为他扼腕叹息,又一个高分低能的典型,又一个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

热心网友

香港大学不是拒收高考状元,是拒收高分低能的应试产物。

热心网友

并不是分高了,人家就得一定得收人,这还是看人家的招生标准呀。

热心网友

别以为中国应试教育的“人才”就能进入素质教育的殿堂!

热心网友

因为香港大学录取方法同内地不同。内地大学只看分数与档案,香港大学还有面试,讲究素质教育,此次面试题是用英语介绍你自己,但这些状元没通过,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不高,综合实力不够高。

热心网友

我想可能是相关学生数字成绩都很好,但是内在成绩不行,试想,如果如我高中时一“优秀”的学生牙膏用完还要打电话让妈妈送,这样有点理性的大学哪个愿意录取呢?

热心网友

摆明了一些高考状元不过是高分低能,除了是考试机器外,不代表比别的学生优秀。

热心网友

路过,看看!!

热心网友

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这样的道理古代人都明白了,怎么还有这么些%^&$人抱怨和不满呢???????????想不明白....真不明白....祖国都开放多少年了啊!!!!!!!!!!

热心网友

高考状元怎么啦,不符合人家的标准,人家当然不收了。

热心网友

内地标准的“人才”不一定到哪里都是“人才”!优秀与否各自评定吧,不用反应这么强烈。

热心网友

是不是状元不行啊,

热心网友

是啊,面试被刷下去,根本没有什么可说的。现在时代越来越需要知识+能力型人才,高分低能的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我相信这种入学筛选措施在将来一定能在全中国普及开来。彻底消除高分低能儿!

热心网友

有志气应该去比香港大学更好的大学!

热心网友

因为香港大学录取方法同内地不同。内地只看分数与档案,香港大学还有面试,此次面试题是用英语介绍你自己,但这些状元没通过,他们表达能力不高,综合能力不够,类于书呆子,当然game over。

热心网友

香港大学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是不是对香港有贡献。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人家在读书,你怎么晓得他将来会不会对香港有贡献,再说了,人家读大学是人家的事情,在你们学校读书难道非得要对你们地区有贡献,你才收他么,照这个道理,那些考清华,北大的非得要留在北京为北京做点贡献,才能去读,更不用说那些国外的留学生了,难道人家留学也得为你们这个地区做贡献么,根本就是为了抄作,以显示我们著名的香港大学是不同与你们内地的大学的,也就是说高你们一筹

热心网友

我想首先首先应该从香港的社会背景来说.以前香港是英殖民地,这样无形中造就了香港与大陆许多的不同,教育方面当然不可避免.英国的教育模式都是比较注重实践能力而并不是书面成绩.香港是个西方与东方文化相结合的社会.这必然与大陆不同.其次可能也存在语言放面的问题.交流很重要.我曾在报上看过,他们相当重视的是面试的分数,在香港这样的地方胆量和能力缺一不可.试问当今有多少高分低能的学生,与其一味取状元看分数,到不如取综合能力和分数平均的学生.没有胆量交流自然成为问题.

热心网友

你们说的话太偏激了香港大学拒绝高考状元,是很正常的为什么?因为香港大学的招生标准是没有标准即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是没有特定的标准的,是没有条条框框的他们要求的人才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英语能力,他们的面试是很严格的,即使是状元,倘若主考官认定你缺乏能力也不会录取你相反,他们甚至会录取一些分数不高但是具有相当能力的人,有很多香港大学都录取了这样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综合能力,才能在社会立足

热心网友

哈哈,为了拒绝高分低能啊!现在可是智商情商都得具备哦

热心网友

大陆学生高分低能太普遍

热心网友

可以上北大清华?要上什麽香港大?W呢??W費又貴,開銷又貴,?要?W?V?|?,真的是太辛苦了。再説大中華地?^的10所?尖大?W排名依次?:北京大?W(17)、香港大?W(39)、香港科技大?W(42)、清華大?W(61)、香港中文大?W(84)、臺??⒋?W(102)、中?萍即?W(154)、南京大?W(192)、?偷┐?W(195)及香港城市大?W(198)。

热心网友

嫉妒内地人!

热心网友

这是歧视!香港大学不要就上北大清华,同样成材!

热心网友

我看你是标准的中国“好”学生。 难道不知道什么叫素质教育吗?你以为别人都跟我们的教育一样啊。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收啊。别人还要看你其他方面怎样。

热心网友

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