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超7跟印度的LCA 到底谁的性能更好?

热心网友

近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我国自行研制的FC-1战斗机将于8月中旬首飞。FC-1是由成飞与巴基斯坦共同研制的多用途轻型战斗机。该项目计划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终在2003年结出了硕果。而在1983年,我国台湾地区的IDF"经国"号战斗机项目启动,并于199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印度也于1983年提出了LCA轻型战斗机项目,技术验证机于1995年出厂,原型机2001年首飞,目前处于试飞阶段。FC-1、IDF和LCA互为潜在对手,在发展背景、研制历程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值得进行一些简单比较。  从发展背景和研制过程来看,上述三种战斗机均在1983年前后开始研制。当时,面对来自印度的威胁,国力有限的巴基斯坦急需一种便宜、战斗力接近F-16的轻型战斗机,以缩小与印度空军的差距。巴方于是与中方洽谈,由成飞负责,以我国歼-7系列战斗机为基础发展一种全新的战斗机。同时巴方希望采用西方先进航空设备,以提高新机的战斗力,因此国际合作势在必行。项目开始后,因为巴方经费不足、89年后美国退出等原因,FC-1已选定的部分核心部件被迫更改,导致研制过程大幅延长。但由始至终,中国在合作过程里一直起着核心作用。  IDF的诞生则与中美关系正常化有紧密联系。台湾当局当时无法直接购买美国战斗机,而美国也并不希望放弃台湾这一棋子,于是授意美国厂商(主要是研制F-16的通用动力公司)向台湾派出技术人员,为其研制性能超越解放军战斗机的"经国"号战斗机。进驻台中清泉岗的百余名美方人员,享受着优厚待遇和美式生活环境,最终为台湾研制出了具有世界第三代战斗机水平的IDF。台方技术人员主要起辅助作用,但独立承担了相关软件开发的第二阶段。此后随着大陆第三代战斗机逐步形成战斗力,IDF的质量优势显著降低。更重要的是,美国尽管间接的为台湾提供了先进战斗机,但为防事态超出自己的控制,给IDF加上了许多限制措施,使其潜力难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LCA则是印度多次引进外国战斗机之余,对自行研制先进战斗机的一次大胆尝试。印度空军对LCA的期望很高,不仅要达到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还要在各个技术领域都赶上美俄先进水平。这样做的结果是,尽管印度50多家公司与机构承担了国产涡扇发动机、复合材料、静力试验、系统模拟等核心工作,但还是得雇用达索公司多名工程师,引进电传、任务计算机、导航设备、座舱显示、刹车和液压等关键性技术,甚至包括原型机使用的美国F404涡扇发动机,"国产化"的构想完全落空。甚至连飞行控制软件最后也交由英国BAE公司负责。印度LCA战斗机  不难看出,上述三种战斗机与世界先进战斗机有着一定差距。FC-1的定位就是"价廉物美"的二代半战斗机,性能必然有所取舍,但形成战斗力快,能完成既定的使命。美国对台湾实施有限度的支援,因此IDF的性能被严格限制在满足台湾空军基本需要的框框之内。印度军方对LCA的期望非常高,甚至有些好高骛远,而科研实力却无法跟上。概括起来,想要研制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斗机,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来说,仍然是相当艰难的一件事情。只有合理取舍,尽量多的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研制出最大程度满足自身需要的战斗机。  从总体来看,FC-1的技术水平略低于IDF和LCA。这是因为研制FC-1时出于成本和技术难度的考虑,采取了改进二代机--歼-7的方法,因此FC-1未能跨入世界第三代战斗机的门槛。在中美合作研制期间,已确定了FC-1两侧进气、延伸至尾部的宽边条、40度后掠机翼、前后缘襟翼的设计。还采用了双腹鳍,平尾、垂尾均进行了切尖修形。加上纵轴电传设计,使得FC-1的飞行性能比歼-7等二代机有显著的提高。此外主起落架改变设计,腾出翼下空间用于挂载武器。上述改进明显提高了FC-1的中低空性能,提供了容纳更大的雷达、更多的武器所需的空间,同时减少了雷达反射面积,令FC-1比歼-7上了一个档次。  IDF战斗机从一开始就定位为三代战斗机,采用了双发、翼下两侧进气口、中等后掠角中单翼、全翼展前后缘襟翼、单垂尾、翼身融合的布局。该机采用美国爱理德-西格诺公司的三轴三余度数字电传系统,达到了三代机的水平。LCA同样处于世界三代机的水平,采用无尾三角翼布局,进气口位于机翼下方,采用美国利尔公司三轴四余度电传系统。LCA外形上最特别之处在于其前缘前凸的大三角翼,据称采用了主动扭转技术,从而提高了飞行性能。  从翼载荷来看,FC-1约为380千克/平方米,IDF约为430千克/平方米,LCA则为225千克/平方米。实际上三种飞机携带中距雷达制导导弹、执行空中拦截任务(这是FC-1、IDF最重要的作战任务)时的正常起飞重量都在9000千克上下,因此翼面积的大小是造成翼载荷差异的决定因素。从这个角度看LCA的大三角翼有着一定的优点。从另一个重要指标--推重比来看,据称FC-1采用的俄罗斯RD93涡扇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为8140千克,即使以FC-1的正常起飞重量计算,推重比还小于1。IDF由于采用两台最大推力各4135千克的TFE-1042涡扇发动机,推重比也只有0。93。目前IDF开始改为使用TFE- 1042-70A改进型发动机,推力超过5000千克,推重比有明显改善。LCA原型机使用美国推力8050千克的F404涡扇发动机,推重比同样小于1。  三种战斗机的推重比都不够理想,其原因也相似:缺少具有自主产权的先进发动机可用,只能"仰仗"外国提供发动机。RD-93源自米格-29的RD-33发动机,虽然比较成熟,但整体技术水平已显得落后。TFE-1042干脆源自民用发动机,经过改进后基本满足了IDF的需要,但始终不太理想。而印度燃气轮机研究发展公司正在为LCA研制的GTX-35VS型国产发动机则前景不明,目前预计2003年试车,2005年才能装上LCA试飞。。

热心网友

这就叫“性价比”,用最好的性能却不多花钱。至于飞机到底是那一个优秀???FC-1出现多少的问题我们也不知道啊?

热心网友

还用说,当然是FC-1好啦~~~~~LCA问题多多,印度想正式列装还有一段时间呢!

热心网友

超7强点吧,至少现在超7能服役,LCA 不行。

热心网友

当然是FC—1,它以超过了F-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