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black mountain poets 帮忙解释一下呀名词解释:black mountain poets 帮忙解释一下呀

热心网友

【黑山派诗人】(The Black Mountain Poets) 这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现代诗歌流派。这个流派由在黑山学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任教的一批作家、教授及艺术家组成。黑山学院原是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文学艺术学院,成立于1933年,1956年停办。在这里任教的作家和教授们创办了他们自己的刊物——《黑山评论》(Black Mountain Review)。主要成员有奥尔森(C。 Olson, 1910—1970)、邓肯(R。 Duncan, 1919—〓)、克里利(R。 Creeley, 1926—〓)。他们在《黑山评论》上发表诗作与诗歌评论文章,试图探索诗歌创作的新路径。1950年,奥尔森提出了他的新的诗歌创作理论和方式,这就是他的所谓与传统格律体诗相反的"投射体"诗(Projective Verse)。他与他的文学伙伴们发展、完善了这种理论,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黑山派。 他们所提倡的"投射体"诗的主要内容是:形式上要求"开放",使用自由格律,以顺应诗人呼吸的音节与诗行,来代替传统的音部;诗的行文应与诗人的思想、呼吸与手势节奏相适应。从内容上来说,诗应该是一种能把诗人的"能量"传递给读者的东西。因而,诗是一种"能的结构"与"能的放射"。诗人应做到自发地写作,一个意念直接导向另一个意念,而且提倡快速写作。 黑山派还主张诗歌的自发性与口语化,反对精雕细刻的学院派诗风。黑山派同时认为诗歌不应以自觉选择的物体为题材,而应写那些由诗人的亲身经历所引发的题材,因为这些亲身经历能与诗人的思想产生共鸣。他们继承了庞德(E。 Pound, 1885—1972)和威廉斯(W。 C。 Williams, 1883—1963)的传统,他们的"投射"理论与庞德旋涡主义和威廉斯的客体主义有相同之处。50年代后期,黑山派与垮掉派合流,在美国文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影响。

热心网友

忧郁派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