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发热是指体温在37℃以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通常称之为发烧。发热可以分为低热:体温在37~38。5℃之间;高热:体温在38。5℃以上。小儿发烧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小儿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所以,在发生高烧时,容易引发惊厥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抽风。引起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是高烧。小儿为什么常常会发烧呢? 中医认为:小儿具有阳常有余 的生理特点,又有易从阳化热的病理机制。因此,小儿患外感疾病很容易转化为热证,也就发起烧来。另外,很多急 慢性疾病均可引起小儿发烧。家长遇到小儿发烧应首先带孩子到医院儿科确诊是哪种病引起的发烧 并对症治疗。 惊厥是小儿发高烧的继发症,遇到发高烧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3岁以内的小孩,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及身体状况,避免发生惊厥。 惊厥发作前,可有先兆,如惊跳、抖动、发呆 或烦躁不安。但大多数突然发作 意识丧失,头向后仰,两眼球凝视、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 面部和四肢肌肉强直性和阵挛性抽动,大小便失禁,发作时间可由数秒钟至数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导持续状态。发作严重或惊厥时间较久者,面、唇、指甲发紫,伴喉部痰声,甚至窒息,危及生命。 对于在家中发生高热惊厥的小儿.家长不要惊慌,应马上用指甲掐按小儿的鼻下人中穴、双手虎口部的合谷穴及双手腕上的内关穴。并且应让小儿面朝下,防趾口中粘液呛入气管,然后迅速送至医院儿科抢救治疗。 预防高热惊厥的关键在于退热,热退惊自止。遇到6个月至3岁的儿童发高烧,也就是体温在38。5℃以上。应采取积极的退烧方法。退热无外乎两类,一为物理退热,二为药物退热。 物理退热: 1 擦浴:又分为2种,一种是酒精擦浴,一种是温水擦治。常用的卫生酒精应加入适量温水,用柔软的布,蘸兑了温水的酒精,温度在37℃左右为宜.擦小儿的手心、足心、腋下、月国窝、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擦浴时,水温应微高于体温,可洗可擦。但时问宜短,并迅速橡干身体并穿好衣服,以防再次着凉,加重病情。 2。 冰枕:发热、惊厥,对大脑会产牛一定的影响。所以,当小儿高烧时,应使用冰袋,枕在头卜,或敷在前额以降低头部的温度,保护大脑。 药物退热 1 阿苯片:阿苯片又称阿鲁片,由2种药物组成,阿司匹林是解热止痛的常用药物:苯巴比妥纳是镇静安神、止抽定惊的常用药。阿苯片适于l-5岁的小儿。8-9个月的小儿服半片;1岁半服1片;3岁服1片半4—5岁服2片。应注意在服用退热药时,体温应在38。5℃以上才是适用症。若体温持续在38。5℃以上者,可每4小时应用1次。服药后应多喝水,因发热的小儿,只有在出汗以后,体温才会有所下降。 2 中药牛黄清热散、紫雪散、救急散均为退热定惊良药,并具有副作用小的优点。可以在家庭中给高热患儿服用。但此类药物为苦寒泻下之品,适用于有高热、面红、口臭、大便秘结症状者。若虽有发热,但大便不成形者,不宜使用。在应用时,应见效即止 不必服完。也就是说不可久服,久服会影响小儿食欲。 惊厥的患儿,禁食含有脂肪等厚味的食品,应以素食流质为主。病情好转后,适当酌加富有营养的食品,如鸡蛋、牛奶、藕粉等。根据季节变化,夏季时给予西瓜汁、番茄汁 口举汁,冬季可饮鲜橘水、苹果泥。痰多时可予白萝卜汁,或荸荠汁。。

热心网友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紧急症状之一。常发生于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轻的可见于感冒发高热引起的高热惊厥。偶尔的1-2次的单纯性高热惊厥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多次的高热惊厥对大脑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大约有20%的孩子会转变为癫痫,多为高热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发作又频繁,发作后出现昏睡。有的在体温并不很高时也发生惊厥,也有的孩子有癫痫家族史。这些孩子大多数在第一次高热惊厥后10年内转为癫痫。因此,只有防止惊厥发作才能有效地减少后遗症。一般医生认为,对于一年内发生惊厥5次以上,每次发作时间超过20分钟,低热也导致惊厥,且发作1周后脑电图持续异常或有癫痫家族史等情况的孩子,可以请医生配些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如苯巴比妥,每日每公斤体重5毫克,分3次口服,坚持服用2年或服用到4-6岁。家庭药箱可多配备些酒精,在孩子出现高热时,把酒精配成30%-40%浓度擦皮肤,口服退热片和镇静药,以预防惊厥的发生。惊厥发作时时常神志不清,两眼上翻或定视,牙关紧闭或上下牙齿碰击发出“咯咯”的声音,面部和四肢肌肉强直痉挛或抽动不止,还常有屏气、面色发灰、口唇发紫的现象。此时,家长应镇静,不要大声叫喊或晃动孩子。快将孩子静卧在床上,解开衣领和裤带,把孩子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喉头分泌物或呕吐物或舌根下坠致气管堵塞。同时,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根用布包裹的牙刷柄或筷子,以免咬伤舌头。还可用指甲或针刺入人中、合谷穴,在额部放一块冷毛巾,但不要擅自给药,尽快送附近医院。孩子第一次高热惊厥,家长要掌握体温情况。因为大多数小儿下次体温高达此度时,仍可能抽痉,要及时降温,加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