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失眠,头晕,我很孤独,我没有一个朋友,有时想死,我是得了抑郁症吗,我该怎么办?

热心网友

没有身体上的状况只能说明身体不太好抑郁症不是那么好得的,想死是每个悲哀的人情愫。你很健康不过最好改变一下自己,多与人交流,不要老是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

热心网友

这可不好说,还是快看医生吧,不要担务了病情

热心网友

得了也没什么大不了,自己慢慢调养看看我的共享里的“快乐其实很简单”祝你快乐抑郁症简介 抑郁症,是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患。与正常的情绪低落的区别在于:①在程度和性质上超越了正常变异的界限,常有强烈的自杀意向;②可具有植物神经或躯体性伴随症状,如早醒、便秘、厌食、消瘦、性机能减退、精神萎靡、症状昼夜波动等。此外,往往还伴有精神病症状(如妄想、幻觉等)或神经官能症表现。 抑郁症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可以分为:躁狂抑郁症性抑郁症或内源性抑郁症;更年期忧郁症;反应性抑郁症;神经官能性抑郁症或抑郁性神经官能症;其他,如隐匿性抑郁症和继发性抑郁症等。 目前,内源性-反应性抑郁症、重精神病性-神经官能性抑郁症的区分,仍为许多学者所沿用。其实这两种分类概念基本上是一回事,即将"内源性"与"重精神病性"看作是大体等同的,将"反应性"与"神经官能性"也看作是大体等同的。但"内源性"与"反应性"的提法侧重于致病因素:"重精神病性"与"神经官能定性"则侧重在临床表现和病情轻重的不同。 虽有不少学者认为上述分类概念可以区分出两个明确的类型,但并未得到普遍的支持。有的学者从遗传背景进行研究,认为两者无何差异(Winokur等1964)。有的就环境刺激因素进行研究,不能证实在两者中确有区别。运用各种新的统计学技术对这两类疾病进行研究,也不能支持这是两个明确的疾病类型(Kendell,1968~1976)。有学者认为这里提出的概念,不过是一连续谱系的两极,两极的区别是较为明确的,而居中的位点之间则区别很不显著。从临床观点来看,我们认为这一看法是可取的。这一分类概念实际上是就抑郁症的轻重程度不同而言的,所谓"内源性抑郁症"或"重精神病性抑郁症",大体指的是一种严重的抑郁症,症状较为恒定,起伏不大,常为急性起病,具有迟钝、自罪、昼夜间的病情波动,早醒和消瘦。治疗上着重于躯体性治疗。所谓"反应性抑郁症"或"神经官能症性抑郁症",则为较轻型的抑郁症,症状较不固定,常有起伏,多伴有焦虑、自怜、厌食,而体重减轻不显著。心理治疗可有助益。 神经官能症性抑郁症是一种伴有神经官能症症状的轻度抑郁状态。国内外尚无可靠的流行病学资料,据统计,本病较重精神病性抑郁症的发生率高出数倍(Spicer,Hare,Slater,1973)。本病与内源性抑郁症的区别已见上述。患者无躁狂抑郁症的遗传背景,病前无反复抑郁发作,不呈情绪经常起伏的环性气质,通常发生于精神因素之后,抑郁症状较轻,可伴有神经官能症症状,在受到抚慰和鼓励时,患者仍可是现较为活跃的情绪。反应性抑郁性精神病虽然也与精神因素有关,但抑郁症状较重,通常伴有其他精神症状,精神紊乱程度较重。 心理治疗对本病有效。药物方面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能优于三环抗忧郁剂。两类抗忧郁剂可先后采用,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不良反应。抗焦虑药亦有裨益。 隐匿性抑郁症 又称隐性抑郁症、情感性等位症、抑郁等位症或无抑郁的抑郁症。此症占抑郁症的10~30%;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以躯体症状为主,而忧郁情绪却不明显。躯体不适可以涉及各个系统,以疼痛为主诉者较常见。主诉比较集中,不象神经官能症那样繁多。可伴有或不伴有器质性疾病。一般首先就诊于综合性医院,如不警惕可能长期误诊,患者的忧郁情绪隐藏很深,亦可能由于精神迟滞而表述受限,往往在病后追述中方能暴露。有些药痛患者,实际罹患此症,对症治疗通常无效,抗焦虑药亦无效,需用抗忧郁剂或电抽搐治疗。 继发性抑郁症在使用某些药物之后,或在患器质性脑病、严重的躯体疾病、除情感性精神病之外的精神病基础上发生的抑郁症,谓之继发性抑郁症,其临床表现颇不一致。有的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如抗精神病药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则常伴有焦虑不宁,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继发性抑郁症,往往行动迟缓,语流蹇涩,精力不足,均较突出,基础疾病的症状与体征亦较明显。 继发性抑郁症显然是一组异源性疾病。有人发现在老年患者,焦虑忧郁常与躯体疾患并存,其间因果关系颇难确定。老年人由于摄食不足可致缺钾,血清钾水平早期并不减退,补钾后抑郁症状和神经官能症症状可获得改善(Judge,1972),提示缺钾这一外因可促成发病。但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的抑郁症,虽在使用甲状腺素后躯体情况有所好转,而精神症状有时并不消退。家族史研究表明这类病例有明显遗传背景(Jain,1972)。使用利血平治疗高血压病时所伴发的抑郁症,虽然与影响脑内生物胺代谢可能有关,但服用不影响脑内生物胺代谢的抗高血压药物,也会有一部分病例发生抑郁症。因此,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期间所发生的抑郁症,并不一定都是药源性的(Bart,1974)。目前引起关注的所谓"精神病后抑郁症",指的是患精神分裂症以后发生的抑郁症,也可视为继发性抑郁症,其分类学归属仍是有争议的。综上所述,足见继发性抑郁症这一大类,性质不尽一致。许多问题仍有待持阐明。继发性抑郁症的治疗应力图消除致病因素(如药源性因素),并尽力治疗躯体疾病.亦可酌情选用抗忧郁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