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没有武器, 有什么用途?

热心网友

预警机是装有远程警戒雷达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大多数预警机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机背上背有一个大 “蘑菇”,那是预警雷达的天线罩。

热心网友

空中的雷达站,大部分具有指挥作用(有军官在里面),可弥补地面雷达的盲区.

热心网友

预警机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真正的“空中指挥堡垒”。是一种装有远程搜索雷达、数据处理、敌我识别以及通信导航、指挥控制、电子对抗等完善电子设备,集预警、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为一体,用于搜索、监视与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作战支援飞机,它能起到移动雷达站和空中指挥中心的作用,是现代高技术战争中重要的武器装备。在作战需求的牵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未来预警机的空中平台将会更加多样化,机载设备将更加高技术化。1。预警机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集攻防于一体的现代高技术战争中重要的武器装备。它虽不直接发射攻击武器,但却是攻击武器系统的一部分。2。预警机首先是一座远程活动搜索雷达。有数据处理、敌我识别以及通信导航、指挥控制、电子对抗等完善电子设备,用于搜索、监视与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3。预警机又是活动空中指挥所。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4。预警机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真正的空中指挥堡垒。根据未来作战的要求,实现空中、空间预警指挥一体化。

热心网友

同意啊,预警机是在战斗前做为一种侦缉敌人行动,预警敌人的攻击的一种飞机

热心网友

预备报警

热心网友

1.预警机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集攻防于一体的现代高技术战争中重要的武器装备。它虽不直接发射攻击武器,但却是攻击武器系统的一部分。2.预警机首先是一座远程活动搜索雷达。有数据处理、敌我识别以及通信导航、指挥控制、电子对抗等完善电子设备,用于搜索、监视与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3.预警机又是活动空中指挥所。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4.预警机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真正的空中指挥堡垒。根据未来作战的要求,实现空中、空间预警指挥一体化。

热心网友

我也反对粘贴的资料

热心网友

反对沾贴网页资料

热心网友

预警机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真正的“空中指挥堡垒”。是一种装有远程搜索雷达、数据处理、敌我识别以及通信导航、指挥控制、电子对抗等完善电子设备,集预警、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为一体,用于搜索、监视与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作战支援飞机,它能起到移动雷达站和空中指挥中心的作用,是现代高技术战争中重要的武器装备。在作战需求的牵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未来预警机的空中平台将会更加多样化,机载设备将更加高技术化.

热心网友

军备观察:外国预警机发展新趋势 --------------------------------------------------------------------------------06/09/2005/09:20 华夏经纬网   预警机是一种装有远程搜索雷达、数据处理、敌我识别以及通信导航、指挥控制、电子对抗等完善电子设备,集预警、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为一体,用于搜索、监视与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作战支援飞机,它能起到活动雷达站和空中指挥中心的作用,是现代高技术战争中重要的武器装备。在作战需求的牵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未来预警机的空中平台将会更加多样化,机载设备将更加高技术化,预警机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真正的“空中指挥堡垒”。  全世界约有300架预警机  最早研制装备预警机的是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海军为及时发现利用舰载雷达盲区接近舰队的敌机,把当时较先进的警戒雷达装在小型的TBM-3W飞机上,这就是早期的预警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世界上近20个国家(地区)已经装备和研制的预警机有十几种,在役的约有300架。这些预警机约80%是美国研制生产的。同时,美国也是装备空中预警机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总数的55%。俄罗斯生产的预警机占全世界总数的10%。以色列开始在机载相控阵雷达和电子系统方面占据重要地位。瑞典和巴西在轻型预警机领域呈现上升势头。  随着科技的发展,预警机的作用已经从单纯的远程预警扩展到空中指挥引导等功能。现代高技术战争中,没有预警机的有效指挥和引导,要想组织大规模的空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信息化战争,正进一步提升着预警机的作用。21世纪的预警机超越了“千里眼”的范畴,它集侦察、指挥、控制、引导、通信、制导和遥控于一身,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指挥堡垒”。  未来作战提出四项新要求  自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代预警机装备使用以来,现已发展到第三代。目前的预警机不仅能及早截获和监视低空目标,而且还可引导和指挥己方战斗机进行拦截和攻击,从而成为空中预警指挥中心。随着战场环境的变化,机载预警雷达面临着电子战的严峻挑战。因此,要求未来的预警雷达识别目标的能力更好、更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电子环境,机动性能更强,能够向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操作员提供更为实时、更为准确的大容量信息,将会需要高效的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来保证,融合系统中各种传感器的数据,以连续提供完整和精确的战场态势。未来战争对预警机提出以下四点新要求:  具有更大的空域覆盖范围。纵深打击和空地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机载预警雷达既能探测超低空突防的高速飞行器,又能对付各种战术导弹。因此,要求预警机具有更大面积、全高度的空域覆盖能力。由于目前先进的反辐射导弹及其他战术武器的低空投放距离可达数十公里,高空投放距离达数百公里。为了完成既定防空任务和确保自身生存,防空拦截线需要向外推到10~200公里。这样,预警机的作用距离应当在400公里左右。此外,还要求预警机能观察到隐身目标或准隐身目标,这也要求大幅度提高预警雷达的探测能力。  具有更好的下视能力。大量现役及下一代战斗机、巡航导弹和武装直升机等武器的超低空突防技术将日益完善。护航战斗机与制空战斗机的活动也将以中、低空为主。山区等复杂地形还会明显提高杂波强度。在强杂波背景下探测低空飞行的弱小目标是预警机的首要任务。因此,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成为现代防空效能高低的标志。下视能力在技术上的体现就是抑制杂波、提取信号。在诸多杂波抑制技术中,脉冲多普勒体制是迄今为止的最强者。  具有相扫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在同一时间内能完成多种功能或同一部雷达能分时实现多部雷达的功能。其电扫描波束的转动速度几乎无惯性,可达微秒量级。这样快的扫描速度,为对付多目标、高速机动目标、隐身目标和各种干扰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生存能力是指机载预警雷达在威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作战中,对机载预警雷达的威胁来自于隐身目标、反辐射导弹和电子干扰。这就为提高机载预警雷达的生存能力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预警机雷达必须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在现代电子战环境中保持遂行任务的能力。雷达抗干扰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雷达本身的发射功率强度与分辨力水平;二是雷达具有的抗干扰技术措施。  六大趋势引领预警机发展  目前,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军队装备了约300架空中预警机,还有一些国家正准备装备预警机。未来预警机的发展正呈现出以下六个趋势:  不断提高现役预警机的性能,延长服役期。对已装备预警机的国家来说,使用成熟的高新技术,加装先进的电子设备,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花钱少、周期短、见效快,可以起到提高作战效能的目的,是一条既经济又实用的路子。美国虽然具有研制新型先进预警机的能力,但为了节省经费,对E-3A和E-2C现役预警机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仅在E-2C改装中,美国就加装了新型AN/APS-145型脉冲多普勒雷达,采用增强型高速并行处理器,改进了敌我识别器,加装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该型机改装后,机载雷达探测距离增大40%、覆盖范围扩大90%、跟踪和显示目标数量分别增加400%和960%,并具有了搜索和跟踪反舰导弹的能力。俄罗斯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相继对它们的A-50和E-3型预警机进行了现代化改装。  研制性能适中、价格便宜的小型预警机。从预警机的技术性能和作战效能看,美国最好,俄罗斯次之,以色列研制的“费尔康”机载预警机也比较先进。高性能预警机研制周期长、价格高,许多国家想买却买不起。如E-3型预警机加上与之配套的地面设备和技术培训费等,每架高达近10亿美元。而发展中、小型预警机,不但研制周期短、价格低,而且性能适中、便于维护,完全可以满足中、小国家的作战需要。因此,发展中、小型预警机,将成为中、小国家的最佳选择。  相控阵雷达是预警机发展的主要方向。相控阵雷达的优点众多,其可靠性高、探测能力强、扫描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以色列、瑞典、荷兰等国家为了增强预警机对目标、特别是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竞相研制新一代相控阵雷达预警机,用电扫描相控阵天线取代机械扫描旋罩天线,这是预警机雷达体制发展中的重大革新。  新一代预警机大多采用相控阵雷达。美国对相控阵雷达十分重视,各军种均有各自的计划,仅在研的型号就有四种,分别是空军的波音747-200预警机、海军的S-3预警机、海军陆战队的V-22预警机以及格鲁曼公司的D-754遥控预警机。  预警机机载相控阵雷达的特点:一是可靠性高,相控阵雷达由众多的独立发射阵元组成,取消了集中式大功率发射机和全部天线伺服运动系统,这使机载雷达的可靠性提高了几个数量级。二是适应能力强,相控阵雷达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波束扫描速率、能量组合与波束驻留时间,以及适当地选择信号形式与其他参数,使之对多目标的同时搜索、跟踪与识别迅速达到最佳状态。三是抗干扰能力强,在有源干扰的情况下,相控阵天线的副瓣零值可迅速朝向敌方的干扰源,使敌方难以收到雷达信号,以致无法实施有效的干扰。四是扫描速度快,相控阵雷达的扫描速度可在2秒钟内完成新探测到目标的初始跟踪,而机载旋罩天线雷达则需要20~40秒钟。五是具有增程探测能力,相控阵天线口径场的幅度和相位可由计算机灵活控制,从而可使分布在口径上的多个发射阵元合成非常高的能量,增强了对隐身目标和小型目标的探测能力,具有同时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而波束控制的灵活性,使相控阵雷达既可采用全方位跟踪方式,又可采用边扫描边跟踪方式。  增强指挥控制信息传输链路。今后预警机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空空、空地、空海的通信能力,以及具有空中中继通信和搜索、营救、支持能力,并要求数字数据传输链路能实时、准确、可靠地将来自各战斗平台的信息汇集到指挥中心。可以预计,今后的预警机将加装功能更强的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终端机和卫星通信终端。  运载平台多样化。通常情况下,预警机多是以大型运输机作为平台。目前,预警机的平台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有些国家在发展预警机的基础上,还发展了预警直升机和可以安装在战斗机上的“预警吊舱”。预警直升机既经济实用,又机动灵活,特别适用于没有航空母舰的海军舰队,也可以与其他预警机搭配使用。一些国家还研制了新型高性能小型化的预警雷达系统,并将它及其配套的电子设备一起装在吊舱里,挂在战斗机上,与其他战斗机一起出动、编队飞行,这样可起到空中预警的作用。在没有预警机或预警机不够用的情况下,它可以作为一种应急解决措施,效果也十分明显。  无人机作为载机的低费用系统是预警机发展的又一方向。大型遥控无人机和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的结合,有可能成为可行方案。“全球鹰”和“秃鹰”都可能成为预警雷达的载机,它们有效载荷大,有可能装载大功率预警雷达。  空中、空间预警指挥一体化。美国空军根据未来作战的要求,正在发展多用途无人机和预警指挥卫星,以实现空中、空间预警指挥一体化。美国将研制隐形多用途无人机,装载多种先进的传感器,既可进行情报侦察,又具有指挥预警功能,可承担E-3型等空中预警机的预警指挥任务。美国还将尽可能多地将航空侦察、监视、预警指挥等功能移植到卫星上。为此,美国正在加快研制新一代预警指挥卫星,预计到2030年,装在E-3型预警机和E-8飞机上的大部分传感器将移至小型低轨道飞行的卫星系统上,以执行空间预警指挥任务。这种卫星具有小型化、高技术性能、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一旦形势紧张需要发射时,战区指挥官即可命令发射。(来源:解放军报第12版) 。

热心网友

预警机是机动的情报、信息搜集设备,指挥机构通过他提供的信息,为作战做出决策,并通过预警机下达指挥战事。

热心网友

预警机其实就是一个空中移动指挥所,它不仅克服了地球弧度造成的地面雷达搜索距离有限的缺点,扩大了搜索距离,还可以对敌机进行跟踪监视,指挥己方飞机并导航,还能对武器进行中际制导.成倍提高了机群的作战效能,对现代化战争有不可豁缺的重要作用.

热心网友

不能反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