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子宫内膜可分为表浅的功能层和深部的基底层。功能层较厚,自青春期始,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剥落出血,即月经。自青春期始,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功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落、出血、修复和增生,称月经周期。每个周期是从月经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止。在典型的28天周期中,第1~4天为月经期,第5~14天为增生期(指子宫内膜,下同),第15~28天为分泌期。既然是月经与排卵的区别,就具体讲讲月经期。会出现月经,是因为排卵未受精,月经黄体退化,螺旋动脉(功能层中的一动脉)收缩,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下降内膜缺血导致包括血管壁在内的各种组织细胞坏死。而后,螺旋动脉短暂扩张,血液涌入内膜功能层,内膜表面崩溃,坏死的组织块及血液进入子宫腔,从阴道排出。可见,是先排卵,当卵在一定时间内未受精,才出现月经。根据大家的错误理解,我想,我必须再讲一讲成熟卵泡里面的是什么。女性卵巢里分布有卵泡,卵泡又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前三者卵泡里的卵母细胞都是初级卵母细胞,而且自出生以后就有。当然,后三者只有在青春期以后才发育的。只有成熟卵泡里的是次级卵母细胞,而且是在排卵前的36~48小时才由初级卵母细胞发育成的,并在次级卵母细胞时,停留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直到,受到精子的刺激,才再次发育,完成分裂,也就是排卵后的事了。

热心网友

排卵是女性生殖的主要环节。成熟卵子自卵泡中逸出的过程,称排卵,是—个有规律的生殖生理过程,此生理现象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铀的正常功能,及其良好的反馈调节。月经规律才能有排卵。

热心网友

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子宫自青春期始,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剥落出血,即月经。先排卵,当卵在一定时间内未受精,才出现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