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提出委托理财,让员工存款,利息是银行的3.3倍,不知可靠吗?委托理财协议.doc
热心网友
我认为不妥。目前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和财政部发布《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2004年9月30日)的有关规定,对风险金融机构进行处置时,为了保护自然人的债权,由国家对个人债权进行收购,可以保证90%的本金可以收回,这其中包括个人委托理财。但是如果是按照协议的操作办法,有可能会变相成为机构名义个人委托理财,对这样形成的债权国家是不予保护的。而且作为工作也不具有筹集资金的权利,如果将来资金到期无法偿付反而被认定为非法集资的话,按照国务院247号令的规定,国家不予保护,政府不予代偿,就会血本无归了。我感觉这也是你们所在的单位缺乏流动资金,所有与银行联合在一起是用你们的资金作为为企业贷款的变相质押,不是适当的形式,请你好好考虑清楚。希望你满意。 我在你的另一个提问中也回答了,供你参考。
热心网友
好象不妥。如果你们公司效益好、规模大、信誉好、可信度高,冲着6%的回报是可以试试的,但连流动资金都紧张,会降低它的可信度吧。总之,你最了解自己的公司了,这件事从法律上、理论上是不妥的,就看你对公司的信任度了。我们公司多年前搞过,是公司担保,借给别的公司搞建设。我们公司效益、规模、信誉都不错,所以大家都交了,没出问题。
热心网友
这是个信托协议,但问题是银行有这个业务吗?如果没有,非法经营,可以到银监会举报。 一般而言,这种信托风险应该不大,主要是银行作为信托方放心一点,估计是放高利贷,但银行资金有点问题,所以找这么个方法来筹资。 您判断这个项目有没有普,一个重要的方式就看是不是单位强制性的,如果是,那多半是有问题的,这种项目反而不敢投入,如不是,那项目还是可信的。
热心网友
这属于非法集资,是不可靠的。
热心网友
你是公司的员工,对公司的情况应该了解.譬如,公司的前景如何?公司的领导人能力,人品如何?等等.
热心网友
我们公司也干这事,我们公司现效益好,所以我们也沾光,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吧
热心网友
没意思,6%一年,把人套牢捆死了,而且协议极其简单,对债权人的保护几乎看不到,如果不是为了保留工作,尽量不要干现在做些安全几乎无风险的投资,如短债基金等一年有2.5的收益,内部集资3.5的风险溢价是不够的
热心网友
这是公司内部集资,本人所在公司也做过,7%-10%不等,时间一年,若是大公司、形势好、一把手人品好可以搞一点,但不要太多.
热心网友
一般来说都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