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年冻手~从小冻到大~~而且还不象大伙那种整只手的冻而是一个疙瘩一个疙瘩的起!!!~我真是受够了,,,朋友说开水泡辣椒末烫手管用,,,可我试了没反映啊~还是长 55为什么啊 ~~~;(我又是个美术生常年手就要露在外面的啊!哪位高手知道秘方不妨说出来大家享益吧~~!!
热心网友
你这是习惯性冻疮,一般在每年入冬前后发生,一旦真冷下来,冻疮反倒好了,主要原因在于你的血压偏低,体温偏低,如不治疗到40岁以后慢慢会好,如治疗的话,可采用食疗,就是冬天多吃辣椒,姜等大热性食物,经常用热水洗手一定要热透,绝对禁止使用油性冻疮膏,否则会更严重。这是我的经历,请相信!
热心网友
早晚用热水泡泡。加点盐巴下去`
热心网友
用青岛日化总厂的马牌防冻膏即可,两三毛钱一个,既便宜又管用,涂上后用火烤烤效果更好。祝你如意。
热心网友
用茄子根煮的水洗手,这是个民间的方子
热心网友
冻伤的发病机理,简言之,就是机体受低温侵袭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损伤。根据局部其冻伤的程度,可分为四度: 第一度:为皮肤浅层冻伤(红斑性)。复温过程中皮肤从苍白色转为斑块状的蓝紫色,以后红、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约一周后,症状消失,表皮脱落,不留瘢痕。 第二度:为皮肤全层冻伤(大疱性)。局部红肿、发痒、灼痛、有水疱形成。如无继发感染,经二周左右,水疱渐干枯,形成...
热心网友
冻伤的发病机理,简言之,就是机体受低温侵袭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损伤。根据局部其冻伤的程度,可分为四度: 第一度:为皮肤浅层冻伤(红斑性)。复温过程中皮肤从苍白色转为斑块状的蓝紫色,以后红、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约一周后,症状消失,表皮脱落,不留瘢痕。 第二度:为皮肤全层冻伤(大疱性)。局部红肿、发痒、灼痛、有水疱形成。如无继发感染,经二周左右,水疱渐干枯,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盖。 第三度:为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冻伤(表皮坏死性)。皮肤由苍白渐变为蓝色,再变成黑色。感觉消失,冻伤组织周围可出现水肿、血性大水疱、疼痛。坏死组织脱落后,留有创面,容易感染,愈合缓慢,留有瘢痕,可影响功能。 第四度:肢体远端皮肤、肌肉及骨骼全部组织冻伤(深度坏死性)。伤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呈暗灰色。由于冻伤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的冻伤程度较轻,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疱。2—3周内,有明显的坏死分界线出现,一般为干性坏疽。但有时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继发感染,可成湿性坏疽。往往留下伤残和功能障碍。 根据你描述的病情来看,目前可定为二度冻伤。 关于冻疮的治疗有许多民间验方,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治疗经验,不妨你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时间及各种允许的条件,酌情采纳上述网友提供的有关治疗方法。 现将自己在部队多年积累的治疗冻疮的验方告于你,此法简单,实用,疗效确切。 取普通擦脸油20克—25克(婴幼儿专用的护肤油最好),而后取药品山莨菪碱片(又名654—2片)8片,最多不超过10片,放入容器中碾碎,粉末越细越好,放入准备好的护肤油中,随后再加入654—2注射液(10毫克一支的)两支(先将开口的654—2注射液倒入小碗中,查看无碎玻璃后再将药液倒入准备好的护肤油中)用干净的筷子充分的搅匀,就可备用了。 以上准备好的护肤油,可治疗冻疮也可预防冻疮。预防冻疮的时间是在每年入冬前,身体容易得冻疮的部位就提前上防冻疮油。治疗的方法也很简单,每天得冻疮的部位用温水洗净后,直接上油即可,但不可过多,一天可上油2—3次。一般用药3—5天后局部就不太庠了。整个冬天都要用,第二年入冬前接着用,就不会复发了。除了用上述局部涂药外,还可以用一些局部药洗(如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或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的方法,冻疮定会好的更快些。上面提到的两种654—2药品,各药店均有出售,且价格也非常便宜,不妨自己购买后,在家里调用,既省钱又治病,还带有情趣,何乐而不为呢?亲自体验一下吧。祝你早日康复!!
热心网友
冻疮是由于机体较长时间受寒冷和潮湿刺激,使局部血管痉挛,组织缺氧,细胞损伤所致的一种冬季常见皮肤病。常见于儿童、妇女或久坐不动末梢循环不良者。好发于手指、手背、脚趾、足跟、面颊、耳廓、耳垂等处。初起局部发生水肿性紫红斑,边界清楚,触之冰凉,压之退色,有痒感,受热后加剧。严重者可发生水疱和出血性大疱,疱破后可形成糜烂或溃疡。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素体阳气不足,受寒后气滞血凝,肌肤...
热心网友
冻疮是由于机体较长时间受寒冷和潮湿刺激,使局部血管痉挛,组织缺氧,细胞损伤所致的一种冬季常见皮肤病。常见于儿童、妇女或久坐不动末梢循环不良者。好发于手指、手背、脚趾、足跟、面颊、耳廓、耳垂等处。初起局部发生水肿性紫红斑,边界清楚,触之冰凉,压之退色,有痒感,受热后加剧。严重者可发生水疱和出血性大疱,疱破后可形成糜烂或溃疡。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素体阳气不足,受寒后气滞血凝,肌肤失养所致,治宜补阳散寒,温经通脉。现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内服外治方,患者不妨一试。 ○取当归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细辛6克,炙甘草6克,木通6克,大枣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本品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效,适用于各类冻疮。 ○取茄子根适量,切碎,用水煮沸10分钟,于临睡前趁热熏洗患处,每晚1次,连用5天可愈。适用于冻疮初期。 ○取红辣椒适量,切碎,用水煮沸10分钟,于临睡前趁热熏洗患处,每天1次,连用5天。适用于冻疮未溃破者。 ○取大蒜100克,干辣椒20克,陈皮20克,共煎水趁热浸泡患处,每天1次。适用于冻疮未溃破者。 ○取红花30克,王不留行30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干辣椒10克,细辛10克,樟脑10克,冰片10克,浸泡于95%酒精750毫升中,7天后用纱布过滤收集药液贮瓶备用。用时以药棉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3~5次。适用于冻疮未溃破者。 ○取桂枝15克,苏木15克,当归10克,艾叶10克,花椒10克,生姜10克。将上药水煎,趁温热浸洗患处15分钟,每天1剂可洗3次,连用至愈。适用于冻疮溃破者。 ○取马勃30克,研成细末,用麻油适量调匀,外敷患处,每天1次,适用于各种冻疮溃烂者。 ○取肉桂2克,制乳香、没药各10克,冰片2克,樟脑2克。先将上药共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再与适量凡士林调成膏,涂于患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两天换药1次。适用于冻疮溃烂者。
热心网友
厨房里的冻疮药冻疮是冬季好发的疾病。得了冻疮,轻者奇痒难忍,重者还会溃烂,给人带来很大痛苦。但一般人都把它当成小毛病,不愿去医院治疗。其实,厨房里就有很多治疗冻疮的良药,有冻疮的患者不妨一试。 辣椒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搽于未破的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止痒。 生姜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易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
热心网友
厨房里的冻疮药冻疮是冬季好发的疾病。得了冻疮,轻者奇痒难忍,重者还会溃烂,给人带来很大痛苦。但一般人都把它当成小毛病,不愿去医院治疗。其实,厨房里就有很多治疗冻疮的良药,有冻疮的患者不妨一试。 辣椒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搽于未破的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止痒。 生姜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易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3天,即可见效。 萝卜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并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以感觉舒适为宜。几分钟后冻疮处可有发痒的感觉,每日1~2次,直至消肿。 白菜、茄子根取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烤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糊状涂于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山楂泥变干,洗去山楂泥即可,每日3~5次。 蜂蜜猪油膏按4∶1的比例将蜂蜜和热猪油调成油膏,治疗冻疮有良效。 蛋黄油用蛋黄油外敷治疗已溃烂的冻疮效果很好。治疗时先用3%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清洗伤口,再敷上蛋黄油,然后用纱布包扎,一般3~5天伤口即可愈合结痂。蛋黄油的制作方法:将新鲜鸡蛋煮熟,剥去壳和蛋白,留下蛋黄放在铁勺上,置于文火中慢慢烤,即有蛋黄油析出,冷却后装瓶备用。
热心网友
因暴露于湿冷所致的局限性红斑,肿胀和瘙痒. 冻疮最常见于手指,该病是自限性的,不引起永久性损害.这种轻度寒冷损伤产生长期持续症状(如对温度变化的过敏性)的机制不清楚.这些症状被认为系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之故,尚无有效的疗法. 病因症状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
热心网友
因暴露于湿冷所致的局限性红斑,肿胀和瘙痒. 冻疮最常见于手指,该病是自限性的,不引起永久性损害.这种轻度寒冷损伤产生长期持续症状(如对温度变化的过敏性)的机制不清楚.这些症状被认为系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之故,尚无有效的疗法. 病因症状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损害初为局限性蚕豆或指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对称性好发于四肢远端,以手背及手指伸侧、足缘及足趾伸侧、下肢、面颊、耳廓等处多见。自觉局部有胀痛感,瘙痒,遇热后更甚,溃烂后疼痛。 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够、寒邪侵犯、气血运行凝滞引起。此外,还与患者体质较差不耐寒冷及少动久坐、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潮湿可以加速体表散热,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发生冻疮。 自疗注意事项 (1)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也可预防冻疮新发。 (2) 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 (4) 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 (6) 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内外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