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地大物博的国家 ,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是很低的 。资源浪费更是惊人 。众所周知日本是能源匮乏的故国家 ,在能源利用上极尽其能事 。在各个细节方面都很注意节约 。我们作的还不够好 ,真的需要学习 。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所改进 。日本人是可恨 ,但是敌人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只有了解敌人 ,学习敌人的优点才能钳制敌人 。清朝时就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今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大家能否举出实例对比一下 ?

热心网友

中国要向倭国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有很多,不止资源和环保,而是全方位的。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几乎同时启动,但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为什么?

热心网友

静下心来细思,真的需要!

热心网友

热心网友

三人行必有我师,该学就学,但一定不要崇洋媚外

热心网友

热心网友

需要学习,首先是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其次才是科技技术。

热心网友

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中庸的想法,日本人到今天还不向中国道歉,学别人是永远也不能富的。就是一个字干!!

热心网友

虽然日本着实不让人喜欢,但我们不得不学习他们,经济与科技

热心网友

其实,关键是要学习他们的观念和方法和做事做一件是一件的认真。国人缺乏的就是这种观念和认真。他们的品质观念是欧美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他们的工作效率是我们望尘莫及的。我们真的是必须好好学习日本人的这种不服输的精神。

热心网友

需要  学习小日本的残忍  将来必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热心网友

从现在的中国社会情况来看 是有必要改我们的改改浮躁之风的

热心网友

我认为有必要,更要学习他们的团队精神。

热心网友

一句话,“扬弃”。

热心网友

我不爱日本,见了就..........!

热心网友

当然需要,但是不要望了国耻就可以了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吗

热心网友

至于 节约 这方面是需要学习的,别的方面不敢说。

热心网友

终于走回到正轨了。不错不错!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总算是听到了一句顺耳的话。在这里难得不遇见一个粪青真是清净不少。当然需要学习!就是中国就是学少了学得不够认真才如此的吃亏上当受骗。当然也不是完全的照抄比如岛国民族的狭隘心理就不要照抄。在工程领域有一门非常先进的技术日本是世界上曾经领先于美国的国家这就是工业工程。说起来似乎很玄但是说白了很简单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取得尽可能多的利益。打个比方,在工厂中如果能够取消库存,运输等不增殖环节,则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利润。日本的很多工厂就采用了这样的零库存生产和准时制生产模式节约到了极点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还有比如日本企业中的很多的人体工程学考量也是应该学习的。这绝对不是贪图享受。在一个尽量舒适的环境中工作能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能受到工人的拥护。既有凝聚性又有实际利益性。这比起建立血汗工厂无限增加工人的疲劳强度来不无疑是更先进的生产模式。实际成本的测算表明血汗工厂实际的利润远低于工作条件好的工厂。这些都是很具体的东西。当然还有更深层的东西要学习如团队合作精神。先从网上就要尽可能的消除窝里斗的现象。也不要争取什么主导地位。要灵活,有效的团结合作同时也要尊重分歧。不要以为联盟中就没有分歧。正是因为对分歧的容忍和尊重态度才使团队合作成为可能。。。。。。。。。我觉得说得太多了。。。。。好,就到这里吧。

热心网友

取其之长为我所用,以夷制夷,但 勿忘国耻

热心网友

日本的民族那股认死理的劲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民族就缺这个!!!!!!!!!!!!!!!!!!!!!!!!!!!才会被小日本欺负

热心网友

民族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样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有吸收别人的优点提高自己才能有所提高,不仅仅是日本每个民族都有相互学习的必要。

热心网友

是的!别说一个民族,就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都会有可取之处。日本虽说一个小岛国,各方面的资源也很缺泛,但是却很富有、很强大,因为他们有着很强的民族精神,教育方式好,注重礼貌行为,会合理利用资源。

热心网友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没错. 可是为甚麽一定要像日本学习,日本国所宣扬出的民族精神我是非常不认同.既然要学习,为甚没不选择比较优秀的国家来学习,比如韩国.在文化上我们也有很多的相似性.

热心网友

关键是社会体制问题!这个问题恐怕大家都左右不了!日本是多党派国家.中国呢?日本的义务教育普及到高中!2战结束后,美国人要日本政府普及高中教育,日本说自己国家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只能普及初中教育.美国人说你普及初中教育恐怕在过一个世纪也没有发展,日本最后还是听了美国人的话普及了高中教育.一个日本人不管到了那里,都能享受到自己本国的教育.大家都看网上新闻,恐怕都看到过好多朝鲜人跑到北京的日本学校.教育是国家的根本.

热心网友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热心网友

目前日本比中国强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我们中国人多地大,难道连一个小日本都赢不了吗?(表示愤慨)日本给中国造成的损失巨大,他们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中国身上的。我们应该夺回来,而且要多得

热心网友

互相学习永远需要.

热心网友

我觉得我们中国应该学学日本的动漫制作

热心网友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热心网友

又一次抓到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节约能源应该是重中之重,中国人只有节约,才能生存,一旦浪费起来,后果不堪设想,中国的人均资源是很少的。 一是资源,二是环保,这两大问题不能再忽视了。 过去2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本却陷于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泥潭。面对中国蒸蒸日上,日本似乎走下坡路的趋势,某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幻觉”:中国即将超越日本。所以误认为中国那里还需要跟日本学习什么呀!。 日强华弱,由来已久,从明朝不敌倭寇,就已被日本看不起,后明军又不敌丰臣秀吉。说明汉文化比和文化在实用上有缺失,必须向日本学习。日本为什么在明治维新后发展如此迅猛,干什么成什么,而我国是干什么,不成什么,现在的学术界都没有切实的回答,所以恳切希望国人象日本当年派出遣唐使一样,虚心并迫切的向我们的日本表弟学习。 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中日两国的差距,中国真正的状况值得国人警省,而不能再陷于自欺欺人的幻觉之中不可自拨。  让我们先来看基本数据。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是大中国,日本的确是小日本。  但是,两国的经济总量却掉了个个。2003年,按世界银行2004年《全球发展指标》统计,中国的GDP116898亿人民币,合美元1.4万亿美元,屈居全球第七位。日本的GDP却高达4.3万亿美元,傲列全球第二。小日本是大中国的3倍。  以汇率折算的经济总量比较中难免有误差的成分。然而,改以购买力平价或真实比价计算,大多数的统计结果表明,中日之间经济总量仍相差1-2倍。 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9。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在惊人的增长之外,中国重要资源和能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中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 当前,资源瓶颈制约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据有关报告,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受到用水短缺的影响。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凸现,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铁矿石、铜和铝土矿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电力、煤炭、石油、铁矿石、淡水的供应比较紧张。  长期以来,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经济总量虽然在不断扩大,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目前资源利用率低20%―30%,单位产品耗能高40%。为了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我们要抓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让我们来看看最近日本的能源方面的结构调整: 1998年6月,日本政府提出了“长期能源需求预测”,其中提及日本国内能源的供应构成时 说,2010年日本的能源结构发展方向应该是石油比例下降,核能比例增加。其中,石油在能 源中构成比例将由1996年度的55。2%下降到47。2%,核能则由12。3%上升到17。4%。可以说,上 述预测体现了日本政府当时的能源政策发展方向。为改变能源结构,日本政府计划在2010年 之前增建16到20座核电站。 但是,这一政策因去年日本发生一起核泄漏事故而出现了变化。去年9月 ,茨城县东海村JC O核材料加工厂因工人操作程序不规范引起核泄漏,到目前为止已有两人死亡,数十人受到 辐射,周围一带农作物也遭到了核污染,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东海村核 泄漏事故使日本国民对核能利用产生不信任感,一大批人反对政府增建核电站。在这种情况 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对其“核能为能源政策基础”方针进行修改。 首先,日本通产省计划通过控制核电站的数量、发展新能源、提倡节省能源来改变以发展核 能为主 的能源政策。节省能源可降低能源需求,增加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的利用,可弥补核电站数量减少所造成的电力不足问题。但是,利用新能源存在的问题就是成本太高,通常是已有电力成本的2到6倍。 其次,日本政府计划多用天然气,来减少石油和核能的使用。天然气的世界储量丰富,不像石油需依靠中东地区。与石油、煤炭相比,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利用起 来也不需特别的技术。目前,日本正在俄罗斯撒哈林州开采石油天然气,日本贸易公司称, 21 世纪将是天然气时代,并期待通过销售撒哈林产的天然气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 占据的份额。 日本的人均资源也很贫乏,但日本人懂得通过优秀的加工而扬长避短。 按过去的赶超速度,在“世界工厂”的道路上,中国要赶上日本至少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而且接下来会越走越艰难,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劳工问题、市场问题都会困扰中国。  日本的人均资源也很贫乏,但日本人懂得通过优秀的加工而扬长避短。1955年至1975年是日本增长最快的时期,日本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从81.4%上升到96.0%,而矿业从10.1%下降到0.62%,电力、煤气、供水等基础产业从7.74%下降到3.38%。中国也是人均资源不丰富的国家,但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靠廉价出卖资源。以2000年为证,中国资源型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高达54.5%,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轻工业的62.0%,采掘和原料工业占重工业的50.5%。  中国现在开始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这方面,日本比中国先进得多。以单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同样能源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5美元,为全球之冠,约相当于中国的15倍。  同样的资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创造出比中国高出15倍的产值来?中国人又喜欢高谈“老子”,讲“天人合一”,可是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珍惜何尝比得上日本?!  中国正进入新一轮黄金增长时期。然而,2004年经济增长甫一发力,GDP总量刚刚占到世界的4%,石油消费已跃居世界第二,发电量消耗占全球消耗的13%,此外还有钢材消耗占全球的27%,水泥消耗占全球的40%,煤炭消耗占全球的31%。因此,惹得全世界的人都担心中国长期增长会否导致全球资源不足,“中国会不会饿死全世界”?  事实上,中国应该谦虚地向日本学习,并且要象日本那样去倍加珍惜资源,高效地利用资源。中国眼下正进入一个苦心制订种种“能源战略”和“资源战略”的热潮,其实,大道至简,中国应该象日本那样,眼光向内、锐意挖潜,如此中国的能源和资源就可以在目前基本保持不变的水平上支撑中国经济翻上好几番。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步伐。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九大举措(大纲):第一,牢固树立节约观念。 建立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要使节约成为全民的主流意识;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各级党政干部深刻认识资源浪费的根源,懂得节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从而使节约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第二,建设节约型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要成为全社会节约的表率,行政干部要起好模范作用。第三,建设节约型企事业单位。 超大型企业是社会发展的支柱,社会显示度高,资源使用量大,资源利用率提高空间大,因而建立节约型社会要高度重视超大型企业的节约。第四,建设节约型社区。 广场、马路设计规划要合理、适度;减少路灯数量,更换节能灯具等。第五,建设节约型家庭。 家庭应在节约用水、电、气等方面努力,尽量减少浪费。第六,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最主要的是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增强节约能力,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第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够有效地促进节约。第八,建立有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节约型体制是资源节约型制度的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包括节约型经济体制、法律体制等。 节约型机制是节约型制度、体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彼此约束、协调运转的各种机能的总和。第九,加强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领导和宣传。 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研究制定有关节约的政策,宣传节约的意义,总结推广节约的经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节约等。。

热心网友

择起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热心网友

我曾经在一个贫困的山区乡呆过,那里水资源缺乏,到栽种季节,很多农民要到好几里外的地方驮水,很辛苦.在今天,光嘴上说节约,如何经得起高速消耗的脚步,我们还需要一点点的智慧和创意.在利用资源方面我认为也应该向日本人取取经,特别是在用水方面应该学习一下,在上读到日本主妇将节约水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我觉得就很好啊,值得学习.

热心网友

怎么能说没有学?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到现在,日中贸易额和在华投资连创新高,中国引进了大批日本产品和技术,还有日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日资企业自然不用说了,在大陆投资的台资、港资企业很多都是照搬小日本的那一套,连海尔著名的“OEC”管理方法(日事日毕, 日毕日清,日清日高)不就是从日本“拿来”的?!会拿来而且干的比他们还好,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精神和气概,就像海尔。大家不用老盯着自己人“恨铁不成钢”,中国已经上路了,国人再也不是“东亚病夫”,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实干家。每个人多为国家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就能走得更快!

热心网友

日本看上去是比中国做的好,但以中国目前的国力不可能做到啊!我们也要体谅涛哥的苦啊!

热心网友

当然需要。远的不说,且说二次大战后。日本1945年投降,国民经济完全崩溃,但很快在废墟上站了起来。原因不止一个,劳动力的素质无论如何占据着重要地位。从1945年到1960年,日本经济得到了奇迹般的恢复,奠定了实现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其间,1958年7月到1961年12月,被称为"岩户繁荣",长达42个月,经济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从1965年11月到1970年7月的"伊奘诺景气"更长达57个月,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1。8%。再回想我们自己,1958年,我们也试图来个"大跃进",结果是劳民伤财,直接导致三年饥荒。这里头,知识大差距所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以炼钢为例,日本有人才,搞的是科学炼钢,1970年原钢产量就达到9332万吨。我们当年的宏愿是年产1070万吨钢,但没有人才,没有知识,有的是热情和干劲,靠没有文化的老农民土法炼钢,炼出来的是一炉炉废渣。到如今,我们是否真的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大可怀疑。许多贫困地区,有钱制造粗劣的景点、大而无当的广场、公德碑等等形形色色的形象工程,就是没有钱办教育。还有的地方拿国家拨去的教育经费大吃大喝,或者挪作他用。可是,他们口头上总是说的很动听,说什么"再穷不能穷教育"。 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安徽农村的一句俗话:"三代不读书,不如牛马猪"。我想,这里的"不如",不是指道德人品,而是指眼界、技能、思路、习惯、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我们每天都可以从报纸和电视上了解到千奇百怪的事情,归根结底,这些事情的最终根源是教育问题。 争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骂骂咧咧解决不了问题,要一点一滴做起,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埋头苦干。如此,三十、五十年后,便可见分晓。否则,一百年后,还会受今天这样的窝囊气。 。

热心网友

中国需要学习一切优秀的东西以迅速地提高自己.

热心网友

三人行,必有我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热心网友

说得不错%^^66我就是反日一族~~~~~不过,也要面对现实噻^^中国人就是太浪费^^一点都不团结(换句话说,就是不爱国)当然指滴是一部分人哈&&&我记得我看过一篇文章,详细内容记不清了,主要说的就是一个富翁在结账时,服务员应没有零钱而少找了富翁5毛钱^^^而富翁清点不对后,非向服务员找他^^^^^^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大多数中国不具备的素质^^^喂喂~!!!! 老兄,偶没有指名说你哟^^^^你拿把菜刀爪子^^6^^^不要过来^^^闪~~~~~~~~~~~~

热心网友

当然需要,日本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