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写一篇 ,关于抗日战争,国内战争等,爱国的文章,著作的读后感,字数希望在800字左右……谢谢啊…………
热心网友
抗日战争文集读后感“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声仍在耳畔回响。 当年,是这支歌把一个醒来的民族召唤在一起;今天,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让我们随着这凝重而又昂扬的旋律,回顾那场波澜壮阔的战争,重温那伟大的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文集中突出了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主线,讴歌了抗日英雄们奋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文集中,一幅巨型油画与八路军伏击日军的景观,再现了平型关大捷:日军汽车在冲天大火中燃烧,八路军战士与日军展开“肉搏”战,13公里长的山谷里倒下了日军坂垣师团1000多具尸体,全面抗战以来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使“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这里破灭。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抗日英雄吉鸿昌英勇就义前,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浩然正气的这首《就义诗》,令每一位参观者不禁驻足扼腕。 文集中《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八女投江》《战斗在白山黑水》……油画、国画等艺术作品再现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史。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表彰抗日英烈颁发“舍身取义”的牌匾;“狼牙山五壮士”的群雕;手持红缨枪、边放羊边站岗放哨的“抗日小英雄”雕塑……中国人民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和凛然正气贯穿了文章始终。 在文集的文物照片中,看到日军在山海关寻衅进攻中国守军,并猖狂叫嚣: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1938年5月,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一间简陋的窑洞里,伴着火苗跳动的油灯,一代伟人毛泽东正在撰写着一部改变了中国命运的著名篇章――《论持久战》。文集中以照片、文物与景观相组合对那一历史时刻进行了重现。 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了指引中国抗战胜利的“灯塔”。无数热血青年涌向延水河畔、宝塔山下,投入到聚集在黄河之滨的这支抗日先锋之中的动人景象。 共产党领导的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总面积约95万平方公里,最终拥有人口9550余万人,军队100多万人,民兵200多万人。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多种形式与日军展开全面的殊死的斗争,取得反“扫荡”斗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还在敌后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以新民主主义为内容的社会改革。”“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意味着新中国的雏型的建立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5月会见参加中国东北抗战和苏联卫国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时的讲话,为抗日战争胜利《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的主题思想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
热心网友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
热心网友
比起要别人写,你去买本作文书,或是什么战争记事可能会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