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1128年黄河侵泗在淮阴市附近夺取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下游河道受黄河泥沙沉积淤高,宣泄不畅,逐渐失去了入海水道,中、上游来水就在盱眙以东的一些小型湖泊中潴水,使湖面相互连通,并逐渐扩大为洪泽湖。湖面呈不规则形态,南北长60千米 ,东西宽58千米,水面面积1960平方千米。湖水全凭东岸大堤作屏障,湖底高程高出东侧平原4~8米,成为高出地面的悬湖。

热心网友

洪泽湖为什么成为“悬湖”? 洪泽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淮平原,但必须登上海拔16米的大堤才能看到碧波万顷的洪泽湖水。洪泽湖大堤上已铺上全天候的平整宽阔的沥青路面,南来北往的车辆络绎不绝,这一湖堤上的公路是南京通往淮阴的主要通道。洪泽湖的湖底海拔10。5米,它东部的里下河平原平均海拔小于9米,因此洪泽湖是典型的“地上湖”。它高悬于苏北大地之上,是我国著名的“悬湖”。 洪泽湖之所以成为“悬湖”是古黄河侵占淮河入海通道所致。我们知道,800多年前,淮河还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它西出河南桐柏山,东至江苏云梯关入黄海。在现今洪泽湖的位置有一些小湖群。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黄河决堤南侵,夺了淮河水道。汹涌的黄河水带来大量泥沙沉积于淮河,使淮河逐渐水流不畅。1194年黄河在清江市附近再次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使淮河更加宣泄不畅。于是,上中游流下来的水最后在盱眙以东滞留,很快成为水面宽大的洪泽湖。 黄河夺淮一直到清咸丰五年(1850)才改道北上,这其间700余年中,淮河的泥沙含量越来越高。洪泽湖形成后,淮河上中游水来到这里流速顿时慢下来,输沙能力更弱,因此大量泥沙沉于湖底,使湖底日益升高,湖周围的人们只得不断加高加固大堤以防洪水。就这样,洪泽湖的大堤加高到了足有16米的高度,而湖底高度也在海拔10。5米上,超过了湖周围里下河平原的海拔高度,成为不折不扣的“悬湖”。 (2003-02-09 14:24:33 。

热心网友

与黄河的成因差不多啊泥沙注入湖底,湖床抬高,堤岸加高这样慢慢的就形成了

热心网友

很简单,水的增量大于减量.然后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