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是在那一年出现的?那年使用欧元的国家有多少,分别是哪些?现在有多少国家使用欧元,与人民币的兑换率是多少?
热心网友
自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的现钞和硬币开始进入流通领域当年,欧元推出,但直到当年3月1日,欧洲区的欧盟成员国的各国货币才退出流通。迄今为止,已有12国采纳了欧元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法国、芬兰、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不过,欧盟成员国中的英国、丹麦和瑞典尚游离于欧元区之外。楼主是感兴趣,可以看看
热心网友
1999年开始使用,用量比较少,是为了让人们逐渐熟悉和接受。2000年,我去欧洲。只见到1元和10元的。
热心网友
1999年1月1日后,欧元启用欧元区12国: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法国芬兰意大利荷兰 葡萄牙 西班牙 爱尔兰 希腊卢森堡中国工商银行人民币即期外汇牌价:100(元):1112.43 (欧元)
热心网友
1999年1月1日,欧元将成为唯一的货币单位,各国的货币将以不可逆转的固定汇率转换为欧元,并以整数计价。欧元与欧洲一揽子货币将以1:1的比率兑换。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欧元汇率折算方法: (1)市场汇率法。多数逻辑分析都认为,欧元的兑换比率要以1998年末的市场汇率为基础,例如,如果要将马克和法郎兑换为欧元,必须与1998年12月31日马克与法郎的市场汇率相一致。《马约》要求各国货币对欧元的兑换比率不能改变埃居的对外价值,也就是说,欧元构成货币间的兑换比率在欧洲货币联盟启动前的最后一天也不可偏离其市场汇率。这就使得各成员国面临着如何假定1998年末市场汇率的问题。 (2)确定固定汇率法。有人建议单独确定欧元的兑换比率,而不必与1998年末的市场汇率相联系。但是,由货币当局制定统一的兑换比率,可能导致各成员国根据宣布的兑换平价进行投机交易;而且,兑换比率如果不以市场汇率为基础,必然会给法律的制定带来挑战和风险。 (3)埃居中心平价法。埃居中心平价法能够把各国货币,比如德国马克对欧元的兑换比率通过早期宣布的方式传递给市场及公众,此方法要求成员国提前宣布其本国货币与欧元之间的兑换比率,但必须首先确定到底有哪些国家首批加入欧元。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埃居一揽子货币中的某些货币在1999年并不加入欧洲货币联盟,使得埃居中心汇率不能预先固定。只有在欧元创始国的中央银行做好准备,保证在兑换期维护其货币对英镑和丹麦克郎等的固定汇率时,兑换比率的预先宣布才具有可信度。 (4)双边中心平价法。此方法通过在过渡期协调其货币、外汇政策,预先确定了欧元与本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这样本国货币与英镑和丹麦克郎之间就不再存在固定平价,从而避免了过渡期可能出现的投机交易,弥补了以上各种方法的不足,成为计算欧元兑换比率的首选方法。1997年9月12日,欧盟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蒙得佛召开非正式会议,决定于1999年1月1日引入欧元前,由欧盟经济及财政部长会议公开宣布双边汇率,并以此作为决定欧元兑换比率的基础。 1998年5月2—3日召开的欧盟布鲁塞尔首脑会议决定,在1999年1月1日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各国货币,将以他们目前在欧洲货币机制内的双边汇率加入欧洲单一货币体制,此举意味着成员国之间的货币与欧元的汇兑关系已经确定,但任何一个参加欧元的成员国货币兑换欧元的最终价格要到1999年1月1日新货币流通时才会知道。由于欧元的价值将与欧洲单位相等,但欧洲货币单位包括欧元区以外的欧盟国家的货币,如英镑、希腊德拉克马和丹麦克郎都在欧洲货币单位内,但却不在欧元区内,这3种货币在货币市场上的走向将对12月31日外汇市场收盘时欧洲货币单位的比价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