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歼-10机翼前面的小翼面称为前翼或鸭翼,前翼可以像水平尾翼那样起着俯仰操纵和平衡的作用;也可以仅用固定前翼,这时飞机的俯仰操纵由机翼后缘的升降副翼来完成。鸭式飞机因有前翼而不易失速,有利于简化飞机驾驶和保证飞行安全。这对于构造简单的低翼载轻型和超轻型飞机来说是宝贵的,但鸭式飞机起飞和着落性能不好。在超声速飞机上采用小展弦比、大后掠角的三角形前翼和机翼,它们之间存在有利的气流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鸭式飞机的缺点。

热心网友

前翼的作用有3个:1、操作飞机的飞行状态,如俯仰、翻滚等。2、保持飞机在扰动气流中的飞行平衡。3、产生部分升力。

热心网友

自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以来,飞机设计师们通常将飞机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放在机翼后面的飞机尾部。这种布局是现代飞机最经常采用的气动布局,因此称之为“常规布局”。我国的歼六、歼七、歼八等战斗机虽然机翼有的是后掠翼,有的是三角翼,但是整体来说都属于传统的“常规布局”。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已经发现如果将水平尾翼移到主翼之前的机头两侧,就可以用较小的翼面来达到同样的操纵效能,而且前翼和机翼可以同时产生升力,而不像水平尾翼那样,平衡俯仰力矩多数情况下会产生负升力。早期的鸭式布局飞起来像一只鸭子,“鸭式布局”由此得名,前移的前翼也由此而被称为“鸭翼”。   采用鸭式布局的飞机在正常飞行状态下并没有多少优越性,但是当飞机需做大强度的机动如上仰、小半径盘旋等动作时,飞机的前翼和主翼上都会产生强大的涡流,两股涡流之间的相互偶合和增强,产生比常规布局更强的升力。因此在同等条件下鸭式布局的飞机比传统布局的飞机具有更好的机动性。瑞典在研制自己的国土防空战斗机时,由于国土本身和本国军力的特点特别强调飞机的机动性和短距离起飞着陆性能,经过多种方案选择,他们选择了鸭式布局。二战后瑞典空军先后装备的JAS-35“龙”、JAS-37“雷”、JAS-39“鹰狮”都采用的鸭式布局。   以色列空军经过仿制和改进法国幻影V战斗机,加装可拆卸的鸭翼,使得飞机的机动格斗性能大为增强,由此研制出自己的战斗机——“狮”。   目前,以主要出自欧洲国家之手的“三代半”战斗机几乎都是鸭式布局的“徒子徒孙”,像俄罗斯的S-37“金雕”、欧洲联合战斗机EF-2000“台风”、法国“阵风”、瑞典JAS-39“鹰狮”等等无一例外。  歼十是中单翼,带中心激波锥的二元可调进气道,强调低空空战格斗性能和高空高速的机动性,并兼有对地攻击性能。而且因为进气口前移,进气道略带S形(涡轮叶片不至于一览无遗,可以降低发动机的雷达反射回波),翼身融合体更加饱满,所以歼十的隐身性能和内部油箱容量也更佳。推测认为,歼十前起落架为双轮,考虑了粗暴着陆的需求。主起落架在机身下方,让出了宝贵的机翼下方空间,便于携带更多外挂武器,预计外挂点可达到11个。   从计算机模拟图看,歼十的主翼似乎大于“狮”式,且后掠角较小,有利于空战缠斗;有与F-16近似的翼身融合体,利于隐身和提高内部油箱的容量; 进气道位于机腹部,其中有一进气锥,这种布局可改善在大迎角机动时飞机发动机的进气效率。   歼十性能参数估计为:机长14。57米,翼展8。78米,推力122千牛顿,最大速度2。0马赫,最大升限18000米,作战半径1100千米,最大航程2500千米,最大起飞重量19277公斤,载弹量7000公斤,推重比大于1。1。这些数据表明,歼十除维持正常平飞外,还有足够的推力来满足执行各种机动动作的需要,使水平加速、爬升、盘旋等性能均有较大提升,甚至可以在空中格斗状态下毫不费力地垂直向上爬升。

热心网友

技术问题一个人,如果人际关系不好,那他一定是个失败者.对于一个国家,同样道理.

热心网友

鸭式布局最大的优点是改善机翼表面的气流特征。普通的后掠翼和三角翼都存在翼尖失速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大致有几种,一种时采用翼刀,在上翼面形成扰流,还有一种方法方法就是采用鸭式布局,鸭式布局中的前翼除了用控制飞机俯仰的作用外,还有改变主翼翼面气流状况的作用。其改变气流状况的原理和边条差不多,就是由于前翼的存在,气流通过前翼后,在上边面形成一股涡流,涡流的速度很快,并以这样的高速流经主翼的上表面,这样就使得主翼上表面的气流加速,上表面的气流压强减小,从而改善飞机的气动情况。

热心网友

和J-7的水平尾翼一样,操纵飞机的上下俯仰,玩新鲜的放在前面,美国现役和最新最先进的战斗机没有一种是用这种设计方法。

热心网友

楼上的还真耐心,写了这么一大片,要我说就一句话-改进飞行性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