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老睡觉怎么办?
热心网友
悬梁刺骨“你在上课时学生睡觉怎么办?”记得这是自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时导师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当时,我就凭教学经验,总结了三种方法:第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它的视听效果,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如果发现学生有睡意,可以利用目光扫视、手势暗示等加以提醒,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达到了预期目的。第三,可以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消除一下疲劳,然后再组织教学。其实,现在想来还不止这些。 正常情况下,上课睡觉多发生在上午第一节和下午第一节,主要原因是学生刚吃了饭,饭后“食困”。道理很简单,饭后消化系统功能加强,分配了大量血液,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另外,有些学生不按时作息,特别是夏天如果中午不休息,下午第一节睡觉很正常。结合教学经验下面再补充几点: 一、 上课前丰富多彩的导入方式是杜绝学生睡觉的有效方式之一。传统的像讲故事、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给予线索指导阅读等效果就十分明显。另外,我还采取欲擒故纵法。当观察到上课前学生有倦意时,我便说你们先睡5分钟,然后再上课。结果是学生不但没有睡觉,而是精力很快便集中起来了。这要比老师搅尽脑汁讲大道理效果更好。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 上课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诙谐幽默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急缓相间的语流、简笔画、极具节奏的敲击声以及与内容相关的快板、相声、戏曲、歌曲等,当这些从老师的口中、手中身体语言中涓涓释出时,学生便会睡意全无。记得高三时我的代数老师上课时,如发现有人想睡觉,他便一边讲课一边轻轻的敲击黑板“××,×××/××,××,×××”,或者用他那浓重的方言拖长了语调来加以提醒。每当此时,课堂气氛便活跃起来。这要比丢粉笔头、拧耳朵、罚站或开出教室效果好的多。 三、 上课时老师要讲究教育机智,及时根据情况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方式。有时多讲不如少将,少将还不如不讲。上课只要把主要问题阐述清楚,可以及时调动学生这个主体主动学习,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计算、理解、巩固。例如上一节是体育课,下一节老师侃侃而谈,效果可想而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因时、因地、因科目、因突发事件而作出及时的调整。 四、 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作用,减少使学生产生困倦的不利因素。 班主任可以和任课教师及时沟通,避免有时一天内各科作业堆积如山,有时一天内没有作业的情形出现。特别是夏天中午时间不能给学生布置作业,否则,下午的课效果可想而知。另外,班主任应在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上下功夫。良好的作息习惯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大型考试前一段时间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告诉学生一些消除困倦的方法。如吃饭不易过饱、上课注意坐的姿势、准备一些清凉油、风油精之类,同样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