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隋唐盛世,大批外国使节、商人不远万里地来到中国。这些形象各异的外国人俑便是当时东西方交流繁盛的最好证明。而其中这些名为昆仑奴的黑人俑的出土更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唐代已经有黑人来到中国了吗?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中国的对外交流史上,唐朝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亚欧大陆上的交往空前繁荣。唐中期以后,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商路也日益发展兴盛起来。而在这其中,一些黑人便被西方商人作为年贡送到了京城长安。   在唐代人们管这些从南洋渡海而来的黑人叫做昆仑奴,甚至到了后来“昆仑奴”被更广泛地用来形容皮肤黝黑的人。   为什么要叫他们为昆仑奴呢?“昆仑”是唐代对东南亚及南亚群岛的一种泛称,来华的黑人多是从那里乘船登陆内陆。又因为他们是作为奴仆被贩卖到中国来的,所以那时人们便称他们为昆仑奴。   今天许多人虽然对唐代中国就有黑人到来一事感到好奇,但对于“昆仑奴”这个名字却并不陌生。在唐代传奇小说中,《昆仑奴》是很有名的一篇,京剧《盗红绡》说的就是这段故事。故事讲述了黑人奴仆摩勒凭借利落的身手,背主人崔生越过十重高墙与一见钟情的歌女红绡相会,使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认为《昆仑奴》是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之一。   然而也正是这个故事中的人物使人们对昆仑奴的故乡产生了疑问。以前学者们一般把昆仑奴的故乡划定在非洲。但是从非洲大陆来的黑人恐怕很难有像摩勒那样的水性和攀岩工夫。随着研究的深入,一种新的说法产生了:唐代黑人的故乡很可能不是遥远的非洲,而是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岛屿上。   黑人是尼罗格种人,他们绝大部分生活在非洲大陆,可是也有小部分人居住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学术上,人们称这些居住在南洋群岛上的黑人为尼格里托人,也叫矮黑人。一直到现在这些矮黑人仍散居在马来半岛以南的海岛上。由于他们是海岛居民,熟悉水性和攀岩,所以矮黑人似乎与古代昆仑奴的特征更为相近。   然而不论他们来自哪里,昆仑奴都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想象的大门:大唐盛世,热闹的街道上,往来的不仅有黄种人,还有白种人、棕种人,甚至是黑种人,一个强大的国家吸引着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慕名前来,那会是一番何种壮美的景象啊。 。

热心网友

ding yi 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