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吃 泻停封啊

热心网友

如果便便次数较多,试试蒙脱石散

热心网友

随着天气的转冷,小儿秋季腹泻的患者明显增多。由于一部分家长对疾病缺乏了解和相关护理知识,有些患儿发生严重脱水,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 秋季腹泻是一种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的儿童常见病,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为高发期,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发病前常常有1~2天的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随后就会出现喷射状腹泻,一天十多次,严重的可达30-40次。 腹泻可至患儿身...

热心网友

随着天气的转冷,小儿秋季腹泻的患者明显增多。由于一部分家长对疾病缺乏了解和相关护理知识,有些患儿发生严重脱水,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 秋季腹泻是一种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的儿童常见病,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为高发期,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发病前常常有1~2天的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随后就会出现喷射状腹泻,一天十多次,严重的可达30-40次。 腹泻可至患儿身体内水分及电解质大量丢失,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因此,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尤为重要。对于轻度腹泻的患儿,可以口服足够的液体预防脱水。比如:用米汤500毫升加1.75克盐分次喂服;用500毫升白开水加10克白糖和1.75克盐,煮开后给患儿服用。医院配置好的口服补液盐给患儿服用更合适。市场上出售的饮料不宜给患儿喝。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高热不退、呕吐加重、尿量减少、眼窝凹陷、抽搐、腹泻次数明显增多、腹胀等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秋季腹泻病程一般为5-8天,因近年来因肠道病毒导致心肌损害的病例在逐年上升,家长们除了注意给孩子补充液体外,还要注意孩子有无心率加快等症状。来源: 太阳石育儿专台

热心网友

治疗婴儿腹泻最好的办法是推拿,找位懂行的中医瞧瞧.

热心网友

吃点妈咪爱!

热心网友

婴儿腹泻对生长发育影响甚大,喂养不当是婴幼儿腹泻常见的发病原因。天气过热影响消化液分泌,口喝易吃奶过多,腹部受凉肠蠕动增强等,均易诱发腹泻。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够成熟,胃酸消化酶分泌较少,消化酶活性弱,不易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生长发育快,营养物质较成人相对要多,肠道负担重,消化功能常处在紧张状态,婴幼儿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能力低,所以婴幼儿易患腹泻。婴幼儿腹泻只有胃...

热心网友

婴儿腹泻对生长发育影响甚大,喂养不当是婴幼儿腹泻常见的发病原因。天气过热影响消化液分泌,口喝易吃奶过多,腹部受凉肠蠕动增强等,均易诱发腹泻。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够成熟,胃酸消化酶分泌较少,消化酶活性弱,不易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生长发育快,营养物质较成人相对要多,肠道负担重,消化功能常处在紧张状态,婴幼儿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能力低,所以婴幼儿易患腹泻。婴幼儿腹泻只有胃肠道症状,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可在家中调理,如调整和限制饮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恢复消化功能。加强护理及时换尿布,每次便后冲洗臀部预防上行性泌尿道感染和臀炎,勤翻身预防继发性肺炎。仍以母奶喂养,腹泻患儿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影响不大,注意喂水和补充电解质,家中可试用米汤水加少许食盐喂饮,预防脱水和电能质紊乱。腹泻数天仍不改善,可试用中药“参苓白术散”、“补脾益肠丸”治疗,腹泻患儿有高热精神差、烦躁不安、脱水电解质紊乱症状,就要赶快上医院就医了。 什么是小儿秋季腹泻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一种轮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肠炎。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以1岁半以下的婴儿多见。发病季节多在9-12月份,故称为秋季腹泻。起病急,多有发烧,可以持续1-4天,并可有咳嗽、流涕症状。起病当日即有呕吐,并排水样便,为白色或浅黄色,每日10-20次,并伴有脱水症状。病程一般4-7天,长的可达3周。如及时治疗后大多数较快治愈。秋季腹泻来了(上) 告别了炎热的夏季,宝宝的胃口好了,妈妈的心情也放松了,可是,秋天也有秋天的烦恼…… 当秋天来临时,妈妈们以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刚刚过去的夏天,是一个稍有不慎就引发宝宝肠胃疾病的季节。可是,随着天气的转凉,“秋季腹泻”又卷土重来了。腹泻小瞧不得我们一般称腹泻为“拉肚子”,但你可能不知道,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发展中国家小儿第一位常见多发病,也是引起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腹泻主要危及2岁以下的婴幼儿,但不等于2岁以上的孩子就不会得这种病。每年它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为6、7、8月称夏季腹泻,主要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另一高峰是10、11、12月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秋季腹泻”的发病高峰来了,妈妈们要当心些什么呢?得了秋季腹泻的孩子会出现那些症状去年9月末,笔者曾经接诊了一个9个月的小病人。带他来的爸爸妈妈说,5天前孩子开始流鼻涕,体温增高,达38℃左右,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三天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但是出现咳嗽和拉肚子。两天来,腹泻急剧加重,每天排便十余次,每次大便如蛋花汤,已不能从尿布上区分出大、小便。近几天,孩子食欲差,经常哭闹,小脸也瘦了一圈。小屁股的皮肤也被大便沤破,露出带血丝的鲜肉。留取大便进行检查发现,大便中有很少量的白细胞,却可见大量的脂肪球。病毒学检查证实为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对肠道侵犯最为严重,可引起轮状病毒肠炎。此病毒不仅引起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破坏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分解,而这些不能分解吸收的营养物质还会从肠壁吸收水分,从而形成稀水样便。本病病程一般7-10天。常表现为发热,水样大便,轻度呕吐;一半病人可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如果孩子得了腹泻,你怎么办?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本身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那为何还要积极治疗呢?家庭治疗秋季腹泻的关键是预防和纠正脱水。(脱水是指体内液体,特别是细胞外液的大量丢失体外,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影响体内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的一种现象。)所以,腹泻病的治疗原则包括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及合理用药。如果你的孩子不幸得了腹泻,家人在处理急性腹泻时应遵循三点: 1、 口服足够液体以预防脱水。服用量为头4小时服完20-40ml/kg的特定液体,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这种特定液体是指(1)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为米汤500毫升+细盐1.75克(约半啤酒瓶铁盖)。(2)糖盐水,配制方法为清洁水500毫升加白糖10克加细盐1.75克,煮沸后服用。(3)口服补液盐(ORS)。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对于新生儿腹泻,家长要慎用口服补充液体疗法。在家庭治疗过程中,若孩子出现腹泻次数与量增加、不能正常进食、频繁呕吐、明显口渴、超过38℃的发热中的任意一项,即应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可根据小儿情况考虑是否需要静脉输液,纠正脱水。 2、 继续饮食。腹泻的孩子体内营养物质丢失较多,所以应给他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防止生长发育障碍。吃母乳的婴儿应该继续母乳喂养,若为人工喂养,可继续给予平时习惯的饮食,如米粥等。生活中,不少家庭一遇孩子患腹泻,马上给予禁食。实际上,禁食会影响孩子对营养素的摄入,削弱患儿的抗病能力,易致腹泻迁延或发生营养不良。“饥饿疗法”并不是处处适用的。 3、 合理用药,禁止滥用抗生素。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应用抗生素要有针对性,滥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病,且能严重危害患儿健康。除抗生素本身的毒副反应外,不适当的应用抗生素会杀死体内有益的共生菌群,破坏微生态平稳,毁坏微生态对机体的屏障与保护作用;削弱了患儿的抗病能力,促使腹泻迁延不愈,或继发二重感染。由于秋季腹泻多由于病毒引起,不需要应用抗生素,只要做好脱水的预防和液体的补充,患儿可在几天内自愈。只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如痢疾等,才可考虑加用抗生素。为了尽快明确肠道感染的病因,医生需要对孩子的大便进行常规的检查,所以,当孩子出现腹泻,需要看医生时,家长应用干净的玻璃小瓶留取少许新鲜大便,带到医院,以协助早期诊断性检查。对于腹泻造成的小儿臀部皮肤破溃,应选外用药膏或霜剂涂于患处,如鞣酸软膏、氧化锌霜等。每次大便后,用清水洗净臀部,涂抹适量药物。如何预防秋季腹泻呢?治疗腹泻、预防及纠正脱水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远离秋季腹泻。是什么因素容易让孩子患上秋季腹泻呢?(1)孩子在2岁以内;(2)看护人不注意卫生,清洁意识差;(3)小儿饭前便后不注意洗手消毒;(4)既往曾患腹泻;(5)饮用不洁水;(6)幼童接触传染等。那么,知道了这些危险因素,我们该为孩子做些什么,以预防这种疾病呢?(1)2岁以内的婴幼儿要特别注意卫生条件,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护理,做好奶瓶与餐具消毒;(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护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3)保证饮用洁净水;(4)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的瓜果要洗净;(5)避免孩子间的接触传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