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做了肝功能检查,转胺酶等都正常,只是在样本备注一栏,有"严重脂浑"这个在以前做检查时都没有,请大家帮帮忙,解释一下,谢谢了!

热心网友

一.蛋白质的代谢检查 1.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A)/球蛋白(G)比值测定 血清总蛋白(TP)是所有血清蛋白的总称,目前多用双缩脲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多用色素结合法测定,从总蛋白减去白蛋白即为球蛋白的含量,据此可算出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 (1)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40~50g/L; 球蛋白20~30g/L; A/G(...

热心网友

一.蛋白质的代谢检查 1.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A)/球蛋白(G)比值测定 血清总蛋白(TP)是所有血清蛋白的总称,目前多用双缩脲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多用色素结合法测定,从总蛋白减去白蛋白即为球蛋白的含量,据此可算出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 (1)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40~50g/L; 球蛋白20~30g/L; A/G(1.5~2.5):1。 (2)临床的意义 1.急性肝脏损害:于疾病的早期,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A/G比值仍可正常。 2.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常出现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并可随病情的加重而越见明显,总蛋白可因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改变而异,如球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总蛋白可正常或轻度增加,A/G比值可正常或稍低;如球蛋白显著增加,白蛋白显著减少,则总蛋白可能正常,但A/G比值呈倒置(如白蛋白低于30g/L,球蛋白高于40g/L,A/G比值小于1),见于慢性肝实质损害较重,病变范围较大(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若病情好转则白蛋白可回升,A/G比值趋向正常。如白蛋白持续低于30g/L,A/G比值明显倒置则预后较差;若白蛋白低于25g/L以下,容易产生腹水。二.胆红素的代谢检查 1.血清总胆红素(ST-Bil)和血清结合胆红素(SD-Bil)的定量试验 在待测血清中加入重氮试剂出现紫红色的偶氮胆红素后,于1min时立即进行光电比色,所得的数值即为1min胆红素的含量,此数值基本是相当于结合胆红素的含量。当1min胆红素测定后,于该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溶液,使原来脂溶性的间接胆红素继续显色,再通过光电比色所得的数值即为血清总胆红素的含量。 参考值 成人总胆红素:1.7~17.1umol/L(0.1~1.0MG/DL); 结合胆红素:0~3.4umol/L(0~0.2mg/dl); 总胆红素减去结合胆红素就为非结合胆红素的含量。 临床意义:血清总胆红素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程度,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定量对鉴别黄疸的类型有重要意义。 1.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等。 2.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黄疸性肝炎.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 3.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如胆结石.胰腺癌等。 2.肝癌标记蛋白的检查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甲胎蛋白是人体在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在胎儿肝细胞内合成,其浓度从胎龄6周后逐渐上升,至16至20周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出生后1周左右消失。 检测AFP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灵敏度较高而又常用的有放射免疫(RIA)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反向间接血凝(RPH A)法。 参考值:健康成人血清中AFP含量极微(肝细胞失去合成AFP的能力),一般健康人血清中AFP的含量400ug/L作为诊断肝癌的参考阈。但在原发性肝癌中有20%~30%的AFP呈阴性(<25ug/L),此有可能与癌细胞分化的程度不同,合成AFP量的多少不一致有一定的关系。肝炎:随着受损的肝细胞的修复新生,肝细胞就再具有合成AFP的能力;在急,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中AFP均可增高,但低于肝硬化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癌。一般肝炎时,AFP增高多数持续的时间不长。在重型肝炎中,若见AFP增高,则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三.酶学检查 1.血清转氨酶 人体内转氨酶有20多种,其中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ALT)和谷氨酸草酰乙转氨酶(GOT;AST)是诊断肝胆系统疾病中应用最广泛的酶。转氨酶在肝脏.心肌.骨骼肌.肾脏内含量最多,当这些脏器损坏或病变时,酶从细胞内逸出,进入血液,合酶活力超高。GPT大多存在于细胞浆内,易于释出,而肝细胞内的GOT有相当部分存在于线粒体内,不如GPT易于释出,因此在急性肝炎时血清GPT活力增高和程度一般高于GOT,其上升度,在一定程度反映肝细胞的损害程度。 参考值(光电比色法) ALT(GPT)<30U/L; AST(GOT)GPT,与急性期不同,此外.血清内转氨酶活力测定对于估价中西药物治疗肝炎的效果,以及配合筛选献血员均有帮助。3.肝硬化:在活动性或进行性肝硬化时,转氨酶常有中度和轻度升高,一般为100~300U,如伴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转氨酶增高较显著,但在静止或代偿期,转氨酶的活力一般正常或有轻度增高。除肝炎活动者外,往往GOT高于GPT。 血清转氨酶活力对于诊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子解肝细胞损害的程度,鉴别黄疸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在肝细胞广泛坏死时,酶活力反可下降,同时应当注意它相对特异性,如心.肌肉.胰.肾脏等疾病时也可有所增高。四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HBV完整的病毒颗粒直径大小约42nm,又名Dane颗粒,分为外壳与核心两部分,外壳有许多直径为22nnm的球型和管型亚单位,是装配病毒的过剩而无核心的蛋白质,就是常说的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原本身无传染性。在外壳上还装配有前S1和前S2蛋白。核心含有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环状双链DNA和DNA多聚酶。HBV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受一般浓度的消毒剂,100摄氏度10min可灭活,现已确认HBV存在于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液中,主要通过血液和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 血清前-S1和前-S2蛋白及其抗体的测定 参考值:健康人呈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前-S1及前-S2这两种抗原的测定可作为衡量HBV活动性物质的标志,而抗体的出现往往表示病毒的清除和疾病痊愈。至于作为病情恢复的标志现在存在异议,HBV为一种嗜肝病毒,感染肝细胞的第一步是侵入肝细胞,然后才在肝细胞内复制。此两种前蛋白是HBV表面的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病毒可借此种受体与血清中的聚合蛋白结合而附着在肝细胞表面.进而侵入肝细胞,聚合白蛋白则起着桥梁作用。现认为前-S1和前-S2蛋白在HBV附着侵入肝细胞的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前S1的作用更重要。比较而言,前-S1与HBV复制的关系密切,故前-S1蛋白的检测可代替或补充e系统及HBV-DNA检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抗体(抗-HBs)的测定:HBsAg是病毒颗粒最外层的外壳蛋白,其组成十分复杂,表面抗原有10个亚型,我国以adr和adw为主。HBsAg的相应抗体HBs它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中和HBV的传染性。 参考值:健康人HBsAg阴性,抗HBs(从未感染过HBV者)为阴性 临床意义:HBsAg阳性可作为感染HBV的指标,或为病人,或为HBsAg携带者。由于HBV和HBsAg往往同时存在,故被认为是传染性指标之一。抗HBs阳性表明曾感染过HBV,如果单是这项阳性说明病毒已被清除,它常出现在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抗体(HBc)的测定:HBcAg全部定位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复制后再释放至肝细胞浆中;HBsAg在肝细胞浆内形成,包裹被释放至细胞浆中的HBcAg,装配成完整的Dane颗粒,再释放入血中,故人体血中无游离的HBcAg。 参考值:健康人HBcAg及抗-HBc测定呈阴性。 临床意义:HBcAg阳性表明体内的HBV在复制,如果HBcAg滴度高,HBeAg及DNAP亦多为阳性。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而是反应HBV感染的重要指标,当其它指标全部阴转后,它仍可持续阳性。若效价高,提示体内病毒在复制,见于急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抗-HBc IgG出现较迟,但可保持终身,是过去感染过HBV的指标。抗-HBc IgM出现早,只维持6至18个月,是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抗体(抗-HBe)的测定:HBeAg是一种以隐蔽形式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有游离的HBeAg单体,也有与IgG或白蛋白相结合的复合物;而且仅在HBsAg阳性的血清中才出现。 参考值:健康人呈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HBeAg阳性是病毒复制的标志,它仅在HBsAg阳性者的血清中检出,在这种血液中含有较多的HBV,故传染性很大。近年认为它与病毒变异有关,当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病毒不一定停止复制。HBeAg检出率一般慢性肝炎大于急性肝炎。如果血清中HBeAg阴性.抗-HBe阳性则病人预后较好,反之则差。 血清DNA多聚酶(DNAP)的测定 DNAP不属于抗原抗体,而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成分。 参考值:放射免疫法<25cpm 临床意义 DNAP活力增高多在病毒繁殖的高峰期,故为肝细胞内HBV增殖指标之一。DNAP与HBeAg的关系密切,而与ALT的升降无直接关系。若HBeAg阳性者.DNAP多增高;而HBsAg阳性.HBeAg阴性或抗-HBe阳性,则DNAP多在参考值内,故又可作为传染性的指标,即DNAP的高低与传染性的大小相一致。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有本身的遗传信息DNA,本项检测是诊断HBV感染的一种新指标。 参考值:健康人呈阴性 临床意义:它的出现提示肝内病毒继续复制,有传染性。

热心网友

为什么做完检查后你不问一下医生呢?

热心网友

怎样看肝功能化验单?1.胆红素定量试验:用这种试验了解病人有无黄疸及黄疸的深浅情况。胆红素的正常值是100毫升的血清含量不超过1毫克。含量超过1毫克的为异常,表明有黄疸;胆红素含量越高,表明黄疸程度越深。 还有一种试验方法是“黄疸指数”,正常值为8单位以下,如果超出正常值也表示有黄疸。 2.麝香草酚浊度试验(也称T·T·T):用这种试验了解肝细胞损害的程度正常数值为...

热心网友

怎样看肝功能化验单?1.胆红素定量试验:用这种试验了解病人有无黄疸及黄疸的深浅情况。胆红素的正常值是100毫升的血清含量不超过1毫克。含量超过1毫克的为异常,表明有黄疸;胆红素含量越高,表明黄疸程度越深。 还有一种试验方法是“黄疸指数”,正常值为8单位以下,如果超出正常值也表示有黄疸。 2.麝香草酚浊度试验(也称T·T·T):用这种试验了解肝细胞损害的程度正常数值为0-6单位;如果超出6单位为不正常。 还有一种类似的试验方法是硫酸锌浊度试验,正常值为12单位以下。 3.谷一丙转氨酶活性试验(也称G·P·T);肝细胞里含有很多谷一丙转氨酶,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这种酶就会从肝细胞里释放出来,进入血液里,使血液里的G·P·T浓度增高。目前,由于各地各医院测定的方法不同,所以各医院谷一丙转氨酶正常值的规定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