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应该是开国皇帝---元帝:司马睿。但他苟安江东,胸无大志,不思进取,不愿收复江北,不愿报先帝被杀之仇。但元帝厉行节约,国泰民安,在东晋的皇帝中算最好的一个了,
热心网友
东晋的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懿曾孙,司马觐之子。在位六年。十五岁嗣琅邪王位。司马睿能够成为晋代一位中兴的君王,既是历史的机遇,也由于他个人的品质。他缺乏雄才大略,但他性格谦和,比较沉稳有度量。正因为谦和,因此能容纳直言,虚己待人。他崇向俭朴,不追求奢侈。正是这两个品质,使他获得士人的拥护。司马睿能立足江东,主要得力于士人王导的扶助。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司马睿被任命为安东将军,扬州都督,镇守建业。刚到江南的时候,司马睿没有什么威信,王导为他出了一条计策。按江南风俗,三月三日,人们都要到水边洗濯,除灾祛病,叫做修禊。到了这天,王导要司马睿乘坐两人抬的肩舆,而自己却和堂兄王敦以及同事们骑着骏马陪伴,表面上是去看修禊,实际上是招摇过市,故意做给人看。当时的建业城外,人山人海,江南的著名士子顾荣、纪瞻等都来了。他们看到司马睿隆准龙颜,目光炯炯有神,可是又显得很谦和,旁边簇拥着王导等一批北方来的大名士,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气宇轩昂,不由油然生敬,在路边拜倒。司马睿连忙叫停下肩舆(即软轿),下轿扶起他们,毫无骄盈之态。顾荣等非常感动。司马睿等回城之后,王导向他进谏,说:“顾荣和贺循是江南士人的领袖,如果能吸引他们入朝,其他的人不怕不来了。”司马睿派王导去礼请二人。二人欣然而来。司马睿立即任命贺循为吴国内史,顾荣为军司,兼散骑常侍。在他们的带动下,一大批江南江北名士,如纪瞻、周圯、卞壶、刘超、张闿等,都慕名而来,成了司马睿的幕宾。司马睿的力量立即壮大起来。中原大乱的时候,北方士人大批南下,王导曾劝司马睿收罗人才,当时得106人,都辟为掾属,号称“百六掾”,现在又获得了江南士人的拥戴,这就为司马睿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难怪,当司马睿登皇帝位的时候,司马睿要王导上御床与他同坐,王导坚决辞谢了,说:“如果太阳跟万物降到同一个水平,老百姓何从仰观太阳,并沐浴太阳的光辉呢!”司马睿作为一位帝王,在生活上崇俭,与西晋讲求奢侈的风尚相左,是值得肯定的。他的宫殿中,用青布作帷帐;宠幸的郑夫人穿着朴素,不穿彩绣;有的宫人想买雀钗,他不批准。等等。但司马睿毕竟缺乏乱世时力挽狂澜的雄才大略,他当了五年皇帝,始终偏处一隅,而且内忧外患不断。在外部,中原失地没有恢复,在内部,又有大将军王敦的反叛。永昌元年(公元322年),他忧愤成疾,随后去世,终年47岁。说实话,各个朝代的后续王朝的开国皇帝一般都是偏安之辈,能做皇帝自身虽也有过人之处,但一般都是时势造就。后续皇朝开国皇帝中厉害的大概也只有东汉开国光武帝刘秀,那是真英雄、真豪杰。
热心网友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