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尾蚴迅速吸附在人的皮肤上,约经10~20秒钟,尾蚴即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内,人于是就感染了血吸虫。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水质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周身长有许多纤细的毛,可以运动,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成熟尾蚴并不久留在钉螺体内,但必...
热心网友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尾蚴迅速吸附在人的皮肤上,约经10~20秒钟,尾蚴即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内,人于是就感染了血吸虫。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水质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周身长有许多纤细的毛,可以运动,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成熟尾蚴并不久留在钉螺体内,但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从螺体逸出,当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尾蚴便离开螺体进入水中,此时,如果人下水(如在湖区捕鱼、打湖草、抗洪、救灾等)或赤脚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就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血吸虫尾蚴主要经皮肤侵入人体。但据调查,喝含有尾蚴的生水也可感染血吸虫,说明尾蚴可通过口腔粘膜进入人体。弄清了钉螺、尾蚴、水体与人几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就不难懂得血吸虫是怎样传播的以及人与人接触是不会染上血吸虫病的道理。 血吸虫病本病是指由于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静脉系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人体因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男女老幼均可感染,但以青、壮年,农、渔民占多数,夏秋二季最易感染。在尾蚴侵入身体处可发生皮炎,出现象蚤咬的红色丘疹、奇痒。潜伏期约一月左右。(1)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多见于来自非流行区无免疫力而新近接触大量尾蚴的病人,夏秋季较多见。起病较急,先有畏寒,继而发热,一般在39℃上下,以下午及晚上较明显,出汗后热退,体温曲线如锯齿状。发热可持续半月至1-2月。热度高低和持续时间与感染程度成正比。此外,尚有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粘液,咳嗽,肝肿大压痛等。慢性血吸虫病常见于流行区有反复多次感染的农民,他们自幼和河水接触有一定的免疫力,因此一般不产生急性期症状,多数且无明显感觉,仅在普查时发现。慢性患者的症状以腹痛、腹泻为常见,大便日2-3次、稀、偶尔带血,时发时愈。主要体征为肝脾肿大。有时有腹水及黄疸。晚期血吸虫病多见于流行区反复重度感染的患者,表现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主要症状有巨脾(大多伴有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减少)、腹水、食道下端和胃底部以及腹壁静脉曲张等。食道下端和胃底部曲张静脉破裂时可发生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在儿童期得病的,如不及时治疗,可因发育障碍而形成侏儒症,即成年人矮小如儿童,生殖器官不发育,俗称“童子痨”,现已少见。异位损害指虫卵侵入门静脉系统之外的肺脑等器官而引起的损害,主要症状分别为咳嗽(重者伴气急)和局限性癫痫等。(2)实验室检查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急性期尤为显著。粪便检查大便中检出虫卵或孵出毛蚴。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可查聚集之虫卵,检出率较高。血清学检查常采用环卵沉淀试验,冻干血球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进行抗体检测。(3)治疗西医治疗吡喹酮:该药具有疗效高,毒性低、反应轻、疗程短,服用方便等优点。急性血吸虫病总剂量按120mg/公斤计,分12次4天服完。慢性血吸虫病总剂量按60mg/公斤计,分6次2天服完。硝硫氰胺(7505):疗效不及毗喹酮,反应则较大,目前较多用于治疗耕牛血吸虫病。总剂量6-7mg/公斤,等分3次口服,每天1次。中医治疗中医可采用单验方,如复方槟榔片(枣泥、槟榔、雄黄、茜草、红藤)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半边莲45克,水煎服,15日为1疗程,治疗晚期患者伴腹水。(4)护理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多吃蛋白质,少吃脂肪类饮食,患者粪便应单独处理,防止污染水源,造成流行。(5)预防①普查普治病人和病牛以控制传染源;②灭螺以切断传播途径;⑧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卫生(提倡用井水。可疑用水消毒:饮水先用明矾沉淀,再以漂白粉消毒。每担水加漂白粉1克漂白粉精一片,15分钟后即可安全取用);④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必须接触时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防蚴笔(以脂肪酸为基质,加碱皂化后加2%氮硝柳胺和10%松节油制成)具有强大杀灭尾蚴的作用,涂擦皮肤可耐久不脱。此外有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对尾蚴亦有杀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