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厥:望南海,一览无垠,天涯只在心中.夕阳醉,斜倚西方,尽染碧波水.画意无限,时近黄昏,月圆再回味!下厥:海苍茫,浪逐流,笑看夜时景.明月当空,水朦胧,银鱼入眼帘.长风呼啸,泛起千层浪.惊涛拍岸,又见雪飘零.

热心网友

写“夕阳”,只宜“落山”不宜“落水”,既然是“望南海”,那末,“夕阳斜倚西方”从何而来?苏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里的“雪(形容激浪)”是从水上卷起,而本词中“雪飘零”给人的感觉是从天上飘下,那末,既然前面“明月当空”,又何来“雪飘零”呢?整首词,在“长风呼啸”前给人的感觉绝不会是冬天,但从“长风呼啸”起,又是肃杀的冬季,通篇内涵太不连贯,我觉得还是有修改的必要的。当然我的看法未必正确。希望作者如果有志于此,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既要敢于创作,又要精益求精。祝成功!

热心网友

在须眉看来,作者的意境似乎很矛盾,上厥似乎很美好,夕阳晚景,令人陶醉。下厥似乎很豪气,长风破浪,波涛翻滚。不知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感情呢?其次,没有词牌名,并且丝毫不押韵,天马行空,写到哪里算哪里吗?再者,写的景色似乎不太对,斜阳下哪有圆月呢?浪花怎么能用雪来形容呢?应当用飞溅这样的字眼。如果作者真想填一首好词,应当多读读书才行。不过,初学者,可以原谅。

热心网友

词有词格,

热心网友

晕。外行人作的。根本不是按词格填写。咳,且不说声律,连里面的意象都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了,都是受到古代文学作品(而且都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作品)的影响,毫无创意和自己的独特感受。晕死

热心网友

词句上可以再斟酌些,主要的问题是,写的景色不少,但所谓“言为心声”“有感而发”,好像观景人的感觉不明确。

热心网友

词牌是什么 ?? 无词牌就失掉了应有的韵律 格式 做出来就没什么价值拉!

热心网友

首先从感觉来看,写得很好,至少我写不出的,呵呵;但是也说明用词有些华丽,就像一些名词的叠加,“言为心声”,感觉有些华而不实。一般词的上阙写景,而下阙会有一些情的抒发,做到虚实结合。词还是要有些押韵的才能上口。可以看出作者是很用心的,顶一下先!

热心网友

感觉不行,想要表达的意境很好,可处理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