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岁女孩NBAP值达到300m/l高于正常值(200m/l),什么意思?该怎么办?

热心网友

同意楼上

热心网友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NBAP诊断标准 [2] :0~7岁小儿NBAP≤200u/L为正常;201~250u/L为亚临床状态 [3] ;250u/L为诊断界限。对于NBAP检测200u/L者给予胆维丁乳15mg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复查血钙(Ca)、血磷(P)、AKP及NBAP,NBAP仍高于200u/L者再给予胆维丁乳15mg治疗,佝偻病主要病因是维生素D缺乏,主要原因是日照不足或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10年前其诊断主要依据缺乏维生素D病史、症状、体征、生化指标(钙、磷、AKP)及放射线检查诊断,诊断繁琐,检验值界线不清,虽然腕部的X线片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但不易被家长接受,对放射诊断医师的要求也较高,25(OH)D 3 是反映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 [4] ,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最为灵敏可靠,因其对检验条件要求较高,且只对未接受过维生D素制剂者有意义,所以临床上较少应用 [5] 。佝偻病是一种正在生长的骨骼或骨样组织矿化(骨化)不良所造成的疾病,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包括肠吸收钙、磷,肾重吸收磷以及直接促进骨的矿化作用(沉积和重吸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肠吸收钙、磷减少,肾重吸收磷减少,血钙、磷轻微下降,甲状旁腺分泌激素可从骨中动员钙和磷,这样血钙浓度被维持在正常水平,但也发生了继发性影响,包括骨骼佝偻病变化和低血磷浓度,血AKP活性增高(由于成骨细胞活力增高)。AKP来源的组织部位较多,特异性差,根据其来源的部位可分为肝性、骨性、肠性、肾性及胎盘性几种同工酶 [6] ,而NBAP是由成骨细胞合成的,当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时,骨钙化不足,成骨细胞活跃,NBAP活性上升,其改变先于影像学变化,是诊断佝偻病最特异、最敏感的指标 [7] 。它是反映成骨细胞活力和骨形成的敏感指标之一。从理论上讲,NBAP要较AKP更为敏感和特异。当给予维生素D治疗后,成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NBAP活性下降,从而可以指导补充维生素D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东北地区由于日照不足,更是多发,早期诊断佝偻病是防治的关键,卫生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大成果推荐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NBAP试剂盒的应用。经过近7、8年的临床各家应用,实用价值大,界限值定标准确。维生素D制剂的应用是防治佝偻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简易诊断对缺乏明显体征及症状的佝偻病亚临床状态 [3] 检出率低,不利于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对于佝偻病的治疗,诊断分期不一,维生素D制剂的应用标准不一,因畏惧维生素D中毒,往往达不到有效治疗剂量。NBAP的检测解决了上述问题,为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我院门诊简易诊断为佝偻病的97例患儿,NBAP250u/L者仅有24例,200~250u/L之间者65例,如按250u/L为诊断界限则有较多患者漏诊,笔者认为大庆地区以200u/L为诊断界限更为适宜,并且以此标准进行胆维丁乳治疗1~3次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NBAP均降至正常,无一例维生素D中毒发生,说明NBAP和简易诊断标准符合率高,不仅可依据NBAP200u/L诊断佝偻病,并可依据其200u/L来指导胆维丁乳的应用。血Ca、P、AKP必须静脉采血,而NBAP尚可采指尖血,简单迅速、采血量少、安全方便,更易于被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