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想起来很有意思。我第一次买股票为了体会到营业部操作的全过程,特别报名参加单位组织的献血,因为献血可以休息。于是刚献完血,我就打电话给我弟弟(老股民)让他立刻请假到营业部和我碰头,买股票时他先打了一个买三的价格,过了10秒,没戏,让他重买,于是他撤单打买一的价格,又过了5秒,还没戏,又让他重买。他直说:没见过这样的!只好直接打卖一的价格。这下可买上了。我特别高兴。头也不回地跑出营业大厅,买了机票,第二天去旅游了。
热心网友
第一单:上海石化!赚了21块!买只烧鸡庆贺一下!
热心网友
亚丁老马精神可嘉,单位献完血又去股市献,在单位一定是积极分子吧。开个玩笑,请别见怪。我大约是94年入市,只有1000元,不知买什么好,经请教别人,填了交易单(1元1张),交给柜台,报价员通过电话报价,买了1手申能股份,被套。后又加了些钱进去买了1手浦东金桥。全部卖出后略有盈利。从那以后便陷入歧途不知回返。过去交易方式非常落后,现在许多人恐怕感到好笑。例如:买卖股票要填写交易单,交易单要1元1张;营业部要通过电话向上海证交所报价;报价以后不许撤单;行情好时由于人多报价须排队;遇到停电或线路故障,常看不到钱龙盘实时行情;有三万元便可进大户室,还可享受透支待遇(我曾亲眼看到有人6元多买入5万股北京北旅——现名航天长峰,2元多割肉,欠营业部20多万),等。
热心网友
我们当年是填写买(卖)股票申请单,交给柜台,根据大盘股价变化判断是否成交,收盘后,进行交割。历史一去不复返。
热心网友
说的很生动!
热心网友
划卡,红色背景为买入,输入密码,证券代码,数量,价格,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