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猪油易致心脑血管病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神经病这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长沙市35-74岁的居民平均每日脂肪、钠的摄入量过高,碳水化合物、钾、钙、镁的摄入量偏低,成为长沙市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调查统计,长沙市中老年人的每日平均摄入脂肪总量高达85。9克,其所供能量占总能量的32。7%;而碳水化合物每天仅为316。9克,所53。7%。这种营养摄入量的差异是由于长沙市居民有着爱吃猪油的习惯,从而进食猪油过多,摄入谷类(尤其是小米、杂粮)过少。这种营养摄入量的差异,尤其是过多摄入脂肪,正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建议长沙市居民在膳食方面首先应减少脂肪的摄入,控制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25%以下,55岁以上居民更应注意;其次是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和限制饮酒,每日进食盐控制5-10克;再适当增加钾、钙、镁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软体动物类、豆类、木耳、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能量的60-70%;膳食多样化,不要偏食,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素的需要。 -------------------------------研究证明,人体对脂肪的吸收有个特点,就是你吃什么油就吸收什么油,不必经过改造。如果你吃猪油、牛油就吸收猪油、牛油。动物油是饱和脂肪,在常温下容易凝固,也就是说它容易在人的血管内沉积下来。所以多吃了这种饱和脂肪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但寒带的鱼油除外。寒带的鱼油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易凝固,吃了对人体有利。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北极,他们常年吃的是鱼肉和鱼油,据说他们的胆固醇都不高,而且患冠心病的也极少。植物油在常温下是液态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多。油中含亚麻脂酸和亚麻油酸越多的油,质量越好。如橄榄油、茶油、海鱼油、胡桃油、玉米油、菜籽油等都是此类油。专家们提醒,不饱和脂肪酸加热后可以变成饱和脂肪酸,所以反复炸过食物的植物油,其性质已经改变,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变成了饱和脂肪酸,不宜再用。讲究营养卫生的人认为选择植物油应以冷榨最好,加热后再榨出来的油,其成分已经改变,肯定不如冷榨的油质量好。植物油中花生油含饱和脂肪酸高,虽然吃起来香,但不是一种好植物油。有些认为是好的植物油如茶油、菜籽油含有难闻的气味,必须设法将其去掉才能生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