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明初实行的“一条鞭法”的内容是什么? “一条鞭法”是我国明朝初年实行一种配赋定役的税收制度,根据以纳税户为主的黄册和以田地为主的鱼鳞册进行征收。由于豪强逃避赋役,官吏贪污中饱,于是任意窜改税册,胡乱摊派加码,甚至买田的富人田增税减,卖田的穷人田减税增的现象也时有出现,最终造成国家财政的枯竭。据弘治四年的史料,当时全国田赋实征亩数由明初洪武时的830余万顷迅速下降为423万顷,减少了一半多。到了审宗万历九年(即公元1581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为了整顿吏治,改革税制,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推行,是继唐朝杨炎的两税法以后,我国封建税制史上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它的主要内容是:(1)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负相对均平。针对当时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只有从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赋役均平。仅据部分清丈的结果,就增加了土地2。8亿亩,使不少地主隐瞒的土地缴了税。(2)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实行一条鞭法以前是赋役分开。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全部简并为一体。将役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以名目。因此,丛弊为之一清,使税赋趋向稳定,农民得以稍安。(3)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我国封建田赋,唐以前基本上都是征实。唐代两税法虽以货币计算,但缴纳仍折实物。宋代征税,只是偶有折银。元代科差虽行色银,但积粮仍为谷粟实物。唯自明代一条鞭法实行以后,不仅差役全部改为银差,而且田赋除苏杭等少数地区仍征实物以供皇室食用之外,其余也均已一律改征折色,即折为色银。与此同时,赋役征课也不再由里长、粮长办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解缴入库。从此,不按实物征课,省却了输送储存之费;不由保甲人员代办征解,免除了侵蚀分款之弊,使征收方法更臻完善。明朝自实行一条鞭法以后,曾经改变了财政历年亏空的局面,出现了“太仑所储,足支八年”的富裕情景。但是,十几年以后,由于神宗肆意搜刮,宦官弄权侵蚀,于田赋之外多次加派“辽饷”,所以新的税制又被完全破坏了。。

热心网友

明初实行的“一条鞭法”的内容是什么? “一条鞭法”是我国明朝初年实行一种配赋定役的税收制度,根据以纳税户为主的黄册和以田地为主的鱼鳞册进行征收。由于豪强逃避赋役,官吏贪污中饱,于是任意窜改税册,胡乱摊派加码,甚至买田的富人田增税减,卖田的穷人田减税增的现象也时有出现,最终造成国家财政的枯竭。据弘治四年的史料,当时全国田赋实征亩数由明初洪武时的830余万顷迅速下降为423万顷,减少了一半多。到了审宗万历九年(即公元1581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为了整顿吏治,改革税制,推行了“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推行,是继唐朝杨炎的两税法以后,我国封建税制史上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它的主要内容是: (1)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负相对均平。针对当时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只有从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赋役均平。仅据部分清丈的结果,就增加了土地2。8亿亩,使不少地主隐瞒的土地缴了税。 (2)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实行一条鞭法以前是赋役分开。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全部简并为一体。将役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以名目。因此,丛弊为之一清,使税赋趋向稳定,农民得以稍安。 (3)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我国封建田赋,唐以前基本上都是征实。唐代两税法虽以货币计算,但缴纳仍折实物。宋代征税,只是偶有折银。元代科差虽行色银,但积粮仍为谷粟实物。唯自明代一条鞭法实行以后,不仅差役全部改为银差,而且田赋除苏杭等少数地区仍征实物以供皇室食用之外,其余也均已一律改征折色,即折为色银。与此同时,赋役征课也不再由里长、粮长办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解缴入库。从此,不按实物征课,省却了输送储存之费;不由保甲人员代办征解,免除了侵蚀分款之弊,使征收方法更臻完善。 明朝自实行一条鞭法以后,曾经改变了财政历年亏空的局面,出现了“太仑所储,足支八年”的富裕情景。但是,十几年以后,由于神宗肆意搜刮,宦官弄权侵蚀,于田赋之外多次加派“辽饷”,所以新的税制又被完全破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