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期国债利息低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有什么奇怪的呢?利率就是货币的价格,市场决定了它就是多少就是多少呀。(2)2005年记账式六期国债对应的年收益率为1.42%,而且还超额发行?为什么?金融机构为什么会这样?不是还不如直接存银行呢吗?金融机构怎么从中获利呢与这个问题类似的利率倒挂的问题,4月14日就有人问过,我查了一下,提问者采用了一方片的答案。老练的看法认为是资金成本决定的。既然专家一方片想用这个问题来称称大家的份量,那就不妨被称称,秤准不准那不是我的事了。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1)从老百姓角度来看的利率倒挂问题,从银行和金融机构角度来看,从来就不曾发生过!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个的问题。银行过去不会、现在没有、将来更不可能高进低出,用一年期定期存款的钱去买利率更低的一年期的国债。那抢购一年期国债的钱从何来?用老练的话说,金融机构不会脑袋进水,其必定有资金成本低于一年期国债利息的资金来源,那是什么钱呢?我同意老练的观点,那就是个人和企业在银行所有资金成本低于一年期国债利息的那部分存款,比如活期存款等等。要知道大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利息远远低于一年期国债利息不是吗?!!!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在我国目前,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就一中介。其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于利差。当然,增值服务是发展方向,但现在远远不成气候。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其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都很大,自有资产很小,就算上市的银行,资本金达到国际标准的,也是个位数而已。银行面对巨大的不同期限的负债,比如,活期存款、一年期等,其投资产生的现金流只要与其负债相匹配即可。如此才可以良性循环,否则倒闭无疑。保险机构收来的保费也要去做资产负债匹配,买不到债券对他们来讲是风险,资金闲置就是损失,当国债收益率已经接近他们的资金成本之时,他们才会停手呀。不然就会抢购!!(2)银行或金融机构用期限短于一年期的资金去投资一年期的国债,可行吗?当然可行。但是投资品必须具有最好的流动性。什么是流动性,老练的答问中已给出了非常标准的金融学定义。这也是机构追求流动性的根本原因呐。追求流动性会损失一点收益,但与资金成本比收养还是大大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即便是活期存款,有的人放在银行的时间比一年还长却不去理会它。企业为了经营的方便也在银行持有数量不一的活期存款。银行只要保证足够的头寸应付自如就可以了。所以我的结论是:一年期国债的利率与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倒挂毫不奇怪,投资一年期国债的资金本就不是来自一年期的存款。而且倒挂现象也不仅仅在一年期上。那为何不去存一年期的存款?利息不是更高吗?姑且不论能不能存,我们只考虑合不合算,如果银行用一年期或以上期限的存款再去存一年期,脑袋进水的行为!!如银行把低于一年期的资金存了一年期,客户的钱三个月就到期了要取走怎么办?银行和我们老百姓的资金有一个重大的不同,老百姓的钱,你是存一年,还是五年,损失的只是机会成本而已。银行的钱都是别人的钱,是负债,有成本的,其投资行为必须与负债期限相匹配不是?!为什么我的答问中总提老练,我翻看了老练的全部答案,我认为他才是专家,尽管他不在证券公司就职而我在,尽管他根本就不在乎什么专家不专家,可我在乎,因为有人老拿这点破事说事。
热心网友
国债收益率本来就应该比同期存款收益率低,因为国债信用风险低过存款的信用风险(一个是国家风险,一个是商业银行的风险),而且国债的流通性要好。其实银行是统筹运用人民币资金的,除非有特别的需要,才会做单笔资产与负债期限与成本收益匹配。所以银行做投资也是考虑整体成本后做的,不是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基准的。其次,银行有存贷比的限制,贷款最高占吸存总量的75%(大概是这样的,不是很确切),银行有25%的钱要做其他投资,这25%中,有7。5%是一定要存在人民银行的(这叫法定存款准备金),其余的,可以用作拆借、存放同业或债券投资什么的。第三,金融机构间的存款利率是放开的,不再是3月份以前那样由人民银行定,所以如果资金富裕,银行是不会用高息去吸收同业存款的。一年期国债1。42的收益率,应该是同业间至少三个月以上存款的利率。但不同的是,买国债不占用资本金,也不用交所得税,四个月以上的同业存款要占用资本金,如果有赢利还要交所得税。商业银行今年底的资本充足率一定要达到7%,这是银行监会下的死命令。第四,拆放同业的收益也是一个市场收益率,现在资金这么富裕的情况下,这个利率已经很低了。第五,如果做前两种投资的收益和国债投资差不多,银行更愿意买国债,至少还有流动性高的好处。此外,流动性的大小是应该在收益率上体现的,但流动性究竟值多少点?流动性情况不同的银行,对这个看法应该是不同的。我觉得国债收益率走到现在这样,主要是资金供求变化造成的,当然也有其他因素在里面。但资金的供大于求,并且市场普遍预计这种供求情况还会持续,才是国债收益率一降再降的主要原因。我也觉得老练是专家。
热心网友
分析的有理
热心网友
讨论一下,有好处。抬杠,还能让人长学问呢,不是吗?
热心网友
大家认可的,才是专家。比如老练!
热心网友
分析得很有道理啊。在我这样不很入门的业余散户投资者读来,很涨见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