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宝宝在10个月时打了麻腮疫苗,40天后出麻疹,有人说打了麻腮疫苗就不会出麻?为什么我宝宝会出呢?出麻会影响他健康和发育和其他吗?请速回复。谢谢!
热心网友
你去医院看过吗?真的是麻疹吗?也有可能是小儿急疹呢。麻疹 ▲麻疹,俗称“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其病毒存在于患儿的嘴、鼻子和眼睛里,当患儿咳嗽、打喷嚏或说话的时候,就有病毒喷出,弥散在空气中,并通过呼吸道传染给健康儿童。 临床表现麻疹的潜伏期为6~18天,初起时很像感冒,有发热、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眼睛红、怕光等现象。过2~3天后,在口腔颊黏膜,可见散在细小的白色斑点。这些针尖大小的小白点是麻疹早期的特有症状。 发热3~4天后出皮疹,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部,很快在额面、颈部、躯干,约2~3天后疹子见于手掌、脚底,至此麻疹已出齐。皮疹为淡红色的斑血疹,疹与疹之间有正常皮肤。宝宝出疹期间体温升高,皮疹出齐后若无并发症热度会逐渐下降。进入恢复期后皮疹颜色由淡红转为暗红,依出疹先后顺序而逐渐隐退,并留有色素沉着,表皮有糠麸样脱屑。整个疗程约10~14天。 家庭护理 ▲麻疹患儿一旦确诊,应做好家庭隔离。 1。隔离时间为5天,若有并发症者延长到出疹后10天。 2。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3。保持宝宝口腔清洁,眼部无分泌物,鼻腔通畅。 4。给予足量的水分摄入,不要“捂痧子”,更不能“忌嘴”。 5。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6。体温在39℃以下不宜用退热药,以利于皮疹的出透出齐。若高于39℃,可口服退热药物,忌冷敷和酒精擦浴。 特别提醒: 预防麻疹可进行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或在宝宝接触病人后5天内注射胎盘球蛋白5~10ml,可免于发病。 风疹 风疹也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时常有流行的报道。 临床表现: 此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染。潜伏期为14~21天,发病初期有轻微的全身不适、发热、咽痛、流涕和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体温一般不太高,发热的第一二天身上出现皮疹。 这些皮疹始于面部、颈部、耳后,并迅速布满躯干皮肤,呈淡红色斑血疹,直径2~3毫米,同时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有的病儿肝脾也可有轻度肿大。一般治疗持续2~3天后即逐渐消退,俗称“三日疹”。随着皮疹的消退,全身症状也相应减轻或消失,疹退后不留色素沉着,但肿大的淋巴结可持续数周后才完全消退。 家庭护理: 儿童得了风疹必须隔离,隔离时间从发病至出疹后5日。由于风疹系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故在发病期间应注意让孩子休息以及必要的对症处理,患儿大多在一周内完全康复。 特别提醒:家庭周围的邻居中若有孕妇,尤应注意不要接触患儿,因为怀孕早期如果受到风疹病毒的侵袭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胎。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 幼儿急疹往往突然高热,大多数体温都达到39℃~41℃,患儿体温虽高,但精神和食欲等一般情况良好,这与其他高热患儿不同,可伴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偶尔可因高热出现抽筋,高热持续3~5天,体温下降出现皮疹。皮疹者首发于颈部和胸部,很快波及全身,出现不规则的小玫瑰状斑点或斑血疹,直径2~3毫米,周围有浅色红晕,压之可以消退。皮疹多为分散性,亦可融合成一片,于1~2内全部退尽,不留色素,也不脱屑。它的特点是热退疹出或疹出热退。 家庭护理: 1。凡与患儿接触过的婴幼儿应在10天内加强观察,如发生高热,就应予以暂时隔离,以免传染给他人。此病是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2。患儿出诊后病情就开始逐渐好转,故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3。在发病期间,患儿应注意休息,卧床至皮疹消退。 4。由于高热时有大量的水分损失,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和营养物质。 5。患病期间的饮食,应以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患儿大多在出疹后4~5天就会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