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柔至刚,刚柔兼到,阴阳所存,无迹可寻”乃太极拳至高境界,古今虽不多见想问大家对这种境界作何理解?随便聊哦……
热心网友
每天打棉花球2小时.
热心网友
练习太极拳必须有名师指点,否则穷一生之力也未必能登堂入室。练拳必须要有天份,而且能吃大苦,非有九牛挽不回之决心。千万不要照书藉练习,否则改起拳来更难,习拳容易改拳难。当今太极拳的传人们每日盘架子近三十遍,以求能在浑身拧转出内劲,此乃传统武学,当今国粹,已濒失传。
热心网友
这么说,没有练到那种程度任何其它的理解都是错的。这种高度概括是前辈练到了那种程度之后有感而发。你没有感是无法理解的!这样解释可能更清楚点!我说“痛”的感觉,你马上能够理解,为什么?因为你自己也有“痛”过,所以你知道那种感受!可是我说“至柔”的感觉,你怎么理解?你从没有体会过那种感觉,你拿什么与它对应起来?这就是关于人体感觉的共鸣道理!
热心网友
就是说如果你什么都不练,那你就是绝顶高手
热心网友
我的看法,如果将太极当作一种文化来理解,值得探讨,但作为练拳便不必深陷其中。 我国理学先驱周敦颐提出宇宙的本源为太极,其《太极图说》中指出:“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也”,并称“太极”为神,这是一种“有”生于“无”的唯心主义观点,到南宋朱熹利用唯物主义思想家张载关于“气”的学说,提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这就将虚无的“理”做为第一性,而“气”成为第二性的了。较早的太极拳论从理论上就把太极拳纳入了玄妙的“无极”之中。而后来的人将太极拳作为强身健骨的运动,又赋予它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如果我们现在再陷入其虚无的玄妙之中,就会神化了太极拳。 “至柔至刚,刚柔兼到,阴阳所存,无迹可寻”乃是运动中力与气的变化,理解的越简单才越实用。实际上是力的化解和力的爆发在攻击中的运用。我虽没有深练太极拳,但武术的内涵是相通的,在与一些太极名家交往中发现,与太极高手对手,往往失去重心,便是这个道理。。
热心网友
才刚学了两招儿,还不太懂,我想就是顺其自然的练,看悟性与机缘,思考,调理呼吸,才可以到达较高的境界吧
热心网友
还是把基本的拳架练好了再去领悟高深的境界吧
热心网友
我们感觉太极更像一种思想一种哲学,它的表像是以柔克刚的拳术,可处处体现道家的自然之法,一切讲求的是自然.并不是一味的争勇斗狠虽然有几路太极拳法都有杀人的招数,但三丰老祖近百创立的太极拳术确是更像一种健身操.讲求的驭气不驭力....具体讲起来太多了.我只谈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