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这个问题就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理解俚语和谚语了。中国古代是把俚语和谚语当成同一种语言的。《尚书·无逸》中说“俚语曰谚”,大概是我国最早提到“谚”字并予解说的。此后《礼记》、《左传》、《国语》、《说文解字》等古籍陆续各有其说。直到现代,给谚语界说定义的,谁也说不全,说不清。《四角号码新词典》有个简明的说法:谚语是“流传在民间的简炼、通俗、含义深刻的谚句”。而最具权威的莫过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办公室编纂的《中国谚语集·编辑细则》中的界定:“谚语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定型化的艺术语句,它是人民智慧和生产斗争、对敌斗争以及各种生活经验之总结,是带有讽谕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特性的语言结晶。”从而指明它区别于成语、格言、俗语、歇后语。在外语传入国内后,今天我们所说的俚语也含盖了外来语言的外延。主要是指口语中的一些特定的非正规词汇(如粗话等),它一般只在某个地域或民族内流传应用。对俚语的作用,历来有褒贬之争。贬低它的人认为是“龌龊事物的龌龊名称”(A nasty mane fro a nasty thing)、“低级、庸俗、索然无味的语言”,是“装在文字垃圾车上驶向垃圾堆的垃圾”。赞扬者则认为,“所有最地道的俚语是诗人的俚语”(The strongest slang of all is the slang of poets),是“从空间科学家到联邦调查局人员都使用的语言”。俚语没有自身的语法结构,它们只是一些词和词组组成的成语,是民族语言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被认为属于教育程度低的社会下层(subculture),但它往往比一般标准语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在表示强烈、惊叹、爱好和赞叹等感情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或表达幽默、轻松和诙谐。。

热心网友

 俚语和习语常被认为是非正式的语言,经常在日常交谈、小说、肥皂剧中出现,就是一种习惯口语。比如中文“我们去上街”,俚语可以这样说“我们来去上街”,意思是一样的。或者中文里的“剃头”就是俚语,正式中文表达是“理发”。 谚语是祖先留下的一些句子.

热心网友

谚语是祖先留下的一些句子,而俚语是一种口头非正式的语法形式

热心网友

俚语只在特定的人群中传播和使用,是一种亚文化的体现而谚语的使用范围广得多。另外,谚语从内容上看一般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而俚语不是。一般是某种词汇的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