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中国古代一两等于几文钱?

热心网友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热心网友

10文!!

热心网友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至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为5克。 所以,根据推论,用现在的人民币价格可大约换算如下: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

热心网友

不同的时代可能不尽相同钱分四大类,铜币、银币、金币和胶纸也就是银票。一枚铜币就是一文钱,一贯钱就是1000文;一两银子等于1000枚铜币就是1000文,为了找零方便就有了银币,一两银子就是八枚银币,而十六两银子就等于一两金子,一两金子是四枚金币,就是一枚金币等于32枚银币就是四两银子也等于4000铜币就是四贯钱,一枚银币就等于125枚铜币就是125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