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野芙蓉花又名黄蜀葵花,是一种草本植物,生长在深山崖隙间。民间把它作为珍贵食用花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把该花单味研磨后称为独圣散,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等症。  最近,美国《化学文摘》及国内众多网站、报刊等相继报道了黄蜀葵花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从黄蜀葵花中分离出5种黄酮单体,其中主要有效成分———金丝桃甙含量为1。8%。药理研究发现其有显著镇痛作用。镇痛作用小于吗啡大于阿斯匹林。更为突出的是,其独道的作用机理不同于吗啡类、阿斯匹林类镇痛药,而是钙离子阻断剂,以通过阻止人体钙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内,达到镇痛作用。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其无依赖性。被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是一种新型镇痛类药。近些年来,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如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也相继报道了黄蜀葵花的研究成果,如用黄蜀葵花煎剂治疗口腔溃疡获得显著止痛、消炎等效果。据了解,黄蜀蔡花在改善心脑血管及微循环、抗疲劳等方面不同程度优于阿斯匹林。  自古以来,野芙蓉特别是其花的深加工难度较大。以北京玺同春科研开发中心王绍章教授为首的数十名专家,经过16年来的潜心研究,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

热心网友

芙蓉花之药效:清热解毒,散淤止痛。

热心网友

芙蓉花(《清异录》),是木芙蓉花的异名[基原] 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原植物] 木芙蓉(《柳河东集》)Hibiscus mutabilis L。,又名:木莲,醉芙蓉,大叶芙蓉。[成分] 花含黄酮甙和花色甙。[性味] 辛,平。[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痈肿,疔疮,烫伤,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白带。[用法与用量] 内服:剪汤,2~4钱(鲜者1~2两)。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选方]1、治吐血、子宫出血、火眼、疮肿:芙蓉花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2、治痈疽肿毒:木芙蓉花、叶,丹皮。煎水洗。(《湖南药物志》)3、治蛇头疔、天蛇毒:鲜木芙蓉花二两,冬蜜五钱。捣烂敷,日换二至三次。(福建《民间实用草药》)4、治水烫伤:木芙蓉花晒干,研末,麻油调搽。(《湖南药物志》)5、治炙疮不愈:芙蓉花研末敷。(《奇效良方》)6、治虚痨咳嗽:芙蓉花二至四两,鹿衔草一两,黄糖二辆,炖猪心肺服;无糖时加盐亦可。(《重庆草药》)7、治经血不止:拒霜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用米饮下二钱。(《妇人良方》)[临床报道] 用芙蓉花制成20%软膏外敷,治疗疖肿、蜂窝组织炎等具有消炎、退肿、拔脓、止痛作用。据300余例观察,一般上药1次后疼痛即见减轻;经3~7次便能收到有脓拔脓,无脓消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