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林则徐震撼人心之千古绝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中留下的。全诗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指苏东坡被捕后,获准回家与妻子儿女告别,为了安慰大家讲的一个故事:宋真宗四处探访隐居的大学者。有人推荐杨朴但杨朴不愿入京,被押到朝中见皇帝。皇帝问:“临行有人做诗送行否? ”杨朴说:“只有老妻做诗一首。她说‘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大笑,就把杨朴放回去了。**老头皮:就是老头儿。 这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流放地伊犁,临行留赠家人的。原来林则徐在赴新疆的途中,赶上黄河决口,他治水有方,早就闻名,奉旨总办河务的是大学士王鼎。知道他熟悉河工情形,便要求道光皇帝将他派来为治河效力。王鼎满望功成林则徐可因此得到赦免,谁知次年河工办完,注明“于合龙日开读”的皇帝谕旨竟是:“林则徐于合龙后,着仍往伊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林则徐留下了这首悲壮的诗篇。林则徐在被遣戍新疆期间,倡导兴修水利,改进推广坎儿井,教民制纺车、学织布,作了不少好事,负有监督之责的满人将军也在密报中称赞,当地人颂扬至今。 根据在新疆观察到的事实,预见沙俄将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祸害,指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建议改屯兵为操防,充实边陲经济、军事实力以防御沙俄侵略。 在度过三年的流放生活后,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1845年12月),以四、五品京堂回京候补。进京途中又被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以后又奉旨正式任命陕西巡抚。道光二十七年调任云贵总督,翌年以办理云南“回务”有功,被加以太子太保衔,赏戴花翎。在云贵总督任上,他整理云南矿务,主张“招集商民,听其朋资伙办”,开采银矿,并对铜矿主张维护“放本收铜”的政策。 后来道光帝批准林则徐开缺回籍就医调治。于道光三十年三月初返抵福州,这时他已六十五岁了。十月初一日,刚即位的咸丰帝命令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西去镇压洪秀全拜上帝会的起事。林则徐仓促抱病启程,十月十九日在广东潮州普宁县逝世。 这句话表达了林则徐的爱国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