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她都很痛,痛的崩溃,怎么治疗,最好效果好点的中药!
热心网友
这个基本上只能够稍微缓解,没有什么根治的方法呢
热心网友
我也有很严重的痛经。下面把我平时搜集的贴上来,希望对你有帮助。个人觉得用粗盐炒热捂肚子又方便又有效。一、在痛时,可用粗盐(一定要粗的)炒热,炒盐时要注意勿使其炒至焦黑,只要水份蒸发,盐粒松脆后便可起锅包好,捂在肚子上,这样对减压痛很有效果。注意盐一定要炒热,都听见噼里啪啦的响声了,用铁锅炒。(我把炒热的盐装在超市买个煲汤装料用的袋里,然后再包两张报纸,最后用毛巾包扎好)。当盐中的水分破炒至蒸...
热心网友
我也有很严重的痛经。下面把我平时搜集的贴上来,希望对你有帮助。个人觉得用粗盐炒热捂肚子又方便又有效。一、在痛时,可用粗盐(一定要粗的)炒热,炒盐时要注意勿使其炒至焦黑,只要水份蒸发,盐粒松脆后便可起锅包好,捂在肚子上,这样对减压痛很有效果。注意盐一定要炒热,都听见噼里啪啦的响声了,用铁锅炒。(我把炒热的盐装在超市买个煲汤装料用的袋里,然后再包两张报纸,最后用毛巾包扎好)。当盐中的水分破炒至蒸发之后,它会达到一定的高温状态。将它用报纸包好、细绳捆好(以防漏出),便可直接放在腹部热敷;如果温度太高的话,可先在腹部盖上一条毛巾。当炒盐持续在腹部散发热度后,腹部的疼痛便会逐渐和缓、消失。二、[功能主治] 功能行血理气,缓急止痛。主治原发性痛经。 [处方组成] 当归30克、元胡2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5天服至经净。 [辨证加减] 气滞血瘀者加香附、乌药、五灵脂、桃仁;寒凝血瘀者加吴茱萸、桂枝、五灵脂、桃仁;血瘀挟热者加生地、丹皮;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党参、生熟地;肾虚加熟地、杜仲、肉苁蓉、巴戟天;颈痛加白芷、全虫;乳房胀痛加王不留行、麦芽。 [临床疗效] 治疗86例患者,痊愈(症状完全消失)62例,占72.1%;显效(症状基本消失)18例,占20.9%;无效(症状稍有好转或无改善)6例,占6.9%。总有效率为93%。 [处方来源]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刘孟安。 [按 语] 刘氏认为本病病机不外乎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因胞宫失于濡养,以致不荣而痛。本方以当归、元胡、川芎行气和血,调经止痛;白芷,甘草缓急止痛,继以辨证加减,疗效稳定可靠。三、干益母草一小撮+鸡蛋一个.月经来之前一个星期内喝.连续喝七天.把益母草用四碗水煲煲大概半个小时后,去掉碴儿.再煮沸打入鸡蛋,放点盐喝就可以了.四、维生素B6可治疗原发性痛经 有些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会出现难以忍耐的下腹疼痛,月经来后,腹痛减轻直至消失;下次月经来潮前,腹痛重新出现。这便是典型的原发性痛经症状。最近,妇科医生发现维生素B6可以用来治疗痛经且疗效颇佳。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病情较轻的患者,在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服药,每次服用维生素B6两片(20毫克),每天服药3次,连续服药7天至月经来潮停药。病情较重的患者,服药方法同上,只是服药剂量加至40毫克,比轻症患者服药剂量多1倍。有些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时才发生腹痛,对于这些患者可采取即时服药法。当月经来潮时,口服维生素B640毫克,4小时后再服用40毫克,共服用2次即可。据临床观察,使用维生素B6治疗痛经效果良好,90%以上的患者用药后腹痛消失或减轻。此种治疗方法无任何副作用,即经济,又方便。所有原发性痛经患者都可以试用此方法治疗。五、选用中成药治疗痛经 ,应根据中医对痛经的分型辨证来荐药 ,治疗痛经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气滞血瘀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阵痛 ,不喜揉按 ,经色紫暗 ,夹有血块 ,块下后则痛减 ,兼有乳房胀痛 ,胸满胁痛 ,心烦易怒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苔白或舌中舌根微黄 ,脉弦涩或沉溺。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选用的中成药有 : 1.元胡止痛片 :每次服 4~ 6片 ,每日服 3次 ,温开水送服。 2.妇科得生丸 :每次服 1丸 ( 9克 ) ,每日服 2次 ,温开水送服。 3.七制香附丸 :每次服 6克 ,每日服 2次 ,温开水送服。有阴虚发热者慎用。 寒凝血滞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 ,喜按喜暖 ,得热痛减 ,经血色暗有块 ,形寒怕冷 ,舌苔薄白 ,脉沉涩。治宜温经散寒 ,活血调经。可选用的中成药有 : 1.艾附暖宫丸 :大蜜丸每次服 1丸 ,小蜜丸每次服 9克 ,每日服 2~ 3次 ,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避免受寒。 2.痛经丸 :每次服 6~ 9克 ,每日服 1~ 2次 ,临经时服用。气虚无瘀 (经血色浅 ,无血块 )者不宜服用 气血两虚型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 ,有下坠感 ,喜揉按 ,经血色淡 ,气短懒言 ,面色萎黄或苍白 ,身疲乏力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弱无力。治宜补气养血 ,调经止痛。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 1.妇康片 :每次服 5片 ,每日服 2次 ,温开水送服。 2.当归丸 :每次服 1丸 ,每日服 2次 ,温开水送服。 3.人参养荣丸 :每次服 1丸 ,每日服 2次 ,温开水送服。 温热积滞型 :经前小腹疼痛拒按 ,有灼热感。经色暗 ,质稠有块 ,带下量多 ,黄稠。舌质红 ,苔黄腻。治宜清热除湿 ,化瘀止痛。可选用的中成药有 : 1.调经止痛丸 :每次服 9~ 12克 ,每日服 1~ 2次。感冒发热者忌服。 2.二妙丸 :每服 6~ 12克 ,每日服 2次。阴虚者忌用。痛经患者一定要忌口 1、忌食生冷寒凉食品:妇女平时或经期,如嗜食寒凉生冷食品,血为寒凝,以致血行受阻,不通则痛,可致痛经;又多食此类食品,易伤脾阳,使寒湿不化,伤于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致痛经。所以素体气阳虚者,或妇女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后,应忌食生冷和寒凉性食品。此类食品包括:各类冷饮、各种冰冻饮料、冰镇酒类、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黄瓜、荸荠、柚、橙子等。 2、忌食酸涩食物:酸性食品味酸性寒,具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管收缩、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故痛经者忌食此类食物。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樱桃、酸枣、芒果、杏子、李子、柠檬等; 3、忌食刺激性食物:有一部分痛经病人,是由于湿热蕴结胞宫所致。如此类病人再食辛辣温热之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辛辣温热之品有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烟、烈性酒及辛辣调味品等,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可以治痛经的妙汤 1.玄胡益母草煮鸡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 2.乌豆蛋酒汤: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3.姜艾薏苡仁粥: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4.益母草香附汤: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适用于痛经,并能光艳皮肤。 5.山楂桂枝红糖汤: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6.姜枣红糖水: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7.姜枣花椒汤: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每日一剂。具有温中止痛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并有光洁皮肤作用。 8.韭汁红糖饮: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放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汁内即可饮用。具有温经、补气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并可使皮肤红润光洁。 9.山楂酒: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将山楂干洗净,去核,切碎,装入带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紧瓶口,浸泡7~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间每日摇荡1~2次。有健脾、通经功效。适用于妇女痛经症,并可促进身材和皮肤健美。 10.山楂葵子红糖汤: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红糖100克。以上用料一齐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煎或炖,去渣取汤。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和血悦色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症。此汤宜在月经来潮前3~5日饮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11.月季花茶:夏秋季节摘月季花花朵,以紫红色半开放花蕾、不散瓣、气味清香者为佳品。将其泡之代茶,每日饮用。具有行气、活血、润肤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12.红花酒:红花200克,低度酒1000毫升,红糖适量。红花洗净,晾干表面水分,与红糖同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封好袋口,放入酒坛中,加盖密封,浸泡7日即可饮用。用法:每日1~2次,每次饮服20~30毫升。具有养血养肤,活血通经功能。适用于妇女血虚、血瘀、痛经等症。你可上这个网站看,有很多这方面的知识方法
热心网友
月经来之前开始服“乌鸡白凤丸”,来时用电热饼敷小肚很有效的
热心网友
可以用热水袋放在小肚子上试试!
热心网友
效果好的中药可以用香附,当归,益母草,元胡,柴胡等,或含有这些成份的中成药如:逍遥丸,香附丸效果很好。
热心网友
痛经是生理现象.一般吃索密痛就很好用的.
热心网友
这个问题最好是到妇科医院去做个检查,看是因为什么原因所造成的。才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