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抗战中的22次大型会战一览,真正的民族脊梁!1淞沪会战: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到十一月十一日;四行仓库八百壮士 2南京会战: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南京大*** 3太原会战:民国二十六年九月到十一月;平型关大捷 4徐州会战: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到五月;台儿庄大捷 5兰封会战:民国二十七年; 花园口决堤 6武汉会战:民国二十七年八月到十月; 万家岭大捷 7随枣会战:民国二十八年五月 8长沙会战1: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到十月 9桂南会战: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到二十九年十一月;昆仑关大捷 10枣宜会战: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到六月;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 11豫南会战:民国三十年一月到二月,第五战区击退进犯敌军,歼敌5000人。 12上高会战:民国三十年三月到四月,王耀武的74军重创敌34师团 13晋南会战:民国三十年五月,敌军击破我中条山部队,中期抗战中最大失败。 14长沙会战2:民国三十年九月到十月,敌11军进犯第九战区,我军电报被破译,敌军占了主动长沙一度沦陷,我军损失六万 15长沙会战3:民国三十年十二月,敌军以三个师团进击九战区,薛岳以天炉战法大败日军战时宣布的歼敌数字是六万。当时太平洋战争爆发,就成为抗战中影响最大的胜利。 16浙赣会战: 民国三十一年五月到八月;日军为破坏我军机场,打通浙赣铁路,对我第三战区大举进攻,衢州机场被敌占领,浙江大部及江西一部分被敌占领。 17鄂西会战: 民国三十二年五月到六月;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十八军坚守石牌要塞,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4000人。 18常德会战: 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到十二月,敌11军进犯第六战区,在常德遇到74军57师余程万坚守2星期,日军退路被截断,在撤退中遭到我军追击,损失1万人以上,是一次光荣的胜利。 19,20,21一号作战: 民国三十三年四月到十二月,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破坏中美空军机场,对我国发动的最大一次攻势,我国战史分这次战役为豫中会战 长沙衡阳会战 和桂林柳州会战三个会战。我军损失五十万兵力,大批国土沦陷,局势十分危急。在衡阳的方先觉第10军在抵抗日军五个师团围攻时坚持了48天,可为我军抵抗意志的表率。 22湘西会战: 民国三十四年四月到六月,敌20军进犯芷江,被我军围歼于雪峰山地区,敌军伤亡超过1万人。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变以后,即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沪兵力有海军陆战队3000余人,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 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七?七”事变,侵占平津后,企图侵占上海,而后进攻南京。8月9日,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进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被中国保安部队击毙。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部队,亦向上海增兵。 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开枪挑畔,并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 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同时,军事委员会以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辖3个师1个旅及上海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等部,担负反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任务;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声称“为了惩罚中国军队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觉醒,于今不得不采取之断然措施”。同日,日本下达编组上海派遣军的命令,以松井石根上将为司令官,下辖第3、第9、第11师(欠天谷支队)等部,作战任务为“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占领上海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 与此同时,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将全国临战地区划为5个战区,沪杭地区为第3战区,冯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并任命陈诚为第3战区前敌总指挥。决定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基地,阻止后续敌军登陆。 8月17日,中国军队再次向虹口、杨树浦方面之敌反击。第87师攻占日海军俱乐部,并击退敌多次反扑。第88师在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等处与敌反复争夺。8月19日,中国军队又一次发起攻势,以从西安到达的宋希廉所属第36师加入战斗,与第88师、第87师一起,经昼夜激战,突破日军阵地全纵深,攻入汇山码头。日军凭借坚固工事顽抗待援,中国军队进展困难。第36师第215团第2营300余名官兵攻入华德路十字街口,突入巷内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不料被日军以坦克阻塞路口,遭到火力袭击,全部壮烈牺牲。 在此期间,中国军队亦与日本航空队展开激战,并积极攻击进犯的日本陆军和舰艇,击落日机47架,炸沉日巡洋舰1艘,中国空军队员阎海文、沈崇诲等壮烈牺牲。 8月18日至20日,日军第3、第11师先后由日本出发,至22日到达上海以东120公里的海域,换乘小舰艇准备登陆。第3战区鉴于敌登陆威胁增大,遂以第9集团军专负上海市区之作战,以新编成的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负责吴淞镇以下沿江防线的作战。 8月23日晨,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第11师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于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一带强行登陆。24日,中国第15集团军先后进至上海,向登陆之敌发起反击。9月1日,日军1000余人围攻狮子林炮台,第98师一部与敌反复白刃搏斗,多数牺牲。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守卫宝山的第18军第583团第3营500名官兵,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浴血奋战,击退日军数次冲击,奋战2昼夜,多数壮烈牺牲。 9月上旬,由于日军不断增兵,战争逐步升级,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以陈诚的第15集团军为左翼作战军,以张治中的第9集团军为中央作战军,以张发奎的第8集团军为右翼作战军。9月21日,再次调整部署,朱绍良任中央作战军总司令兼第9集团军总司令;陈诚任左翼作战军总司令,下辖第19集团军(薛岳为总司令)和第15集团军(罗卓英为总司令);张发奎任右翼作战军总司令,下辖第8集团军(张发奎兼总司令)和第10集团军(刘建绪为总司令)。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第101、第9、第13师等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加入上海派遣军之作战。至此,日军总兵力达20万人。尽管日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有很大优势,但至11月初仍未能获得决定性胜利,却付出了重大代价。日本统帅部急于在上海方面取得预期战果,决心采取新的措施。11月5日拂晓,日军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咀登陆,对淞沪实施迂回包围。中国右翼军部分沿海守备部队已抽调支援市区作战,猝不及防,阵地相继失守,战局急转直下。日军第10集团军于11月6日占领金山,力图与上海派遣军达成合围。蒋介石被迫于11月8日下令全线撤退,日军于11月9日占淞江、11月12日占上海。至此,战役结束。 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至11月12日结束,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10个师28万人的兵力,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中国投入70余个师的兵力,动用舰艇40艘、飞机250架。中国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拚搏,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迷梦。 淞沪会战期间,上海人民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抗战,支援前线。各界群众都组织了救亡协会。文艺界救亡协会、学生界救亡协会、上海市纱厂工友救亡协会等团体,都开展了宣传、募捐、演出、慰劳等活动。全国各界民众积极支援上海抗战。湖南学生战地服务团和福建省民众组织的慰问团,都到前线进行慰劳。海外华侨踊跃捐献,支援祖国抗战,到10月16日,捐款已达330余万元。
热心网友
湘西会战也应该是吧
热心网友
战况如何,结果如何,说不出口啊。按照日本的统计,台儿庄日本战死4000人左右,淞沪会战日本战死9000人左右。而台儿庄、淞沪号称国军最出彩的“战役楷模”。根据日本靖国神社的数据,1937-1941年,日本总共在中国战死19万人,整个八年抗战日本总共在中国战死40万人。
热心网友
上面这为回答的很详尽,我再向你推荐一本书张宪文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出版,在各大图书馆都应该能够找到,旧书市场上也经常能够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