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说我已经开通邮件功能了。手机内“接收服务器地址”如何填?我写的是“POP3。VIP。SINA。COM。CN”,结果每次收邮件手机提示“连接POP3。VIP。SINA。COM。CN”,然后说“找不到DNS服务器”,上其他网手机没问题。所以我怀疑“POP3。VIP。SINA。COM。CN”不是个有效的接收服务器地址。
热心网友
,从一种普及的工具到走向“真正应用”的过程中,电子邮件还面临着“瓶颈“。就目前而言,最主要瓶颈如何使得收发电子邮件摆脱电脑和光纤(电话线+调制解调器)的羁绊,使电子邮件对于用户而言“如影随形”。这种瓶颈的打破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商机,就目前而言,解决方案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以联想、商务通为代表的PDA厂商提出的“掌上电子邮箱”方案。其特点是以具有WAP功能的PDA为网络终端,通过电话线接入网络来收发电子邮件; 二、以6637为代表的“电话邮件”方案。其特点是基于VoiceXML技术,将互联网的部分功能植入电话网,将电话终端变成网络终端; 三、以TOM163的“随身邮”和263在线的“移动邮箱”为代表的解决方案。其特点是通过电子邮箱和手机结合,通过短信提示及时告知用户邮件收取情况,方便信息的随时查阅,并随时随地收发电邮。 分析上述三种方案,可以看出“移动的电子邮箱”方案正是电子邮箱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就便捷性而言,第三种方案无疑是最优的。从接入方式来看,它以随身携带的手机为网络终端,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收发电子邮件;而基于网络功能的PDA解决方案,其本质是利用PDA代替电脑终端,仍需电话线作为网络接入介质,无法让用户真正摆脱羁绊;从操作方式看,“移动的电子邮箱”与手机短信息一脉相承,更符合手机用户的习惯;从使用过程看,只需手机短信申请,便可拥有一个与自己手机号码相同的数字邮箱地址,可以随时随地收发电邮。 再者,就成本而言,第三种方案也具有比较优势。移动的电子邮箱以用户的普通手机作为网络接入终端,从日常运营成本来看;使用PDA和“电话邮箱”,每次都要支付电话费和信息费,而“移动的电子邮箱”费用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