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病因颅内压是颅腔内容物对颅壁所产生的压力。正常成入侧卧位蛛网膜下腔压力为5~5mmHg(1kpa=7。5mmHg)。颅内压增高即颅内压高于正常。其病因有:①外伤性疾病如脑性裂伤、颅内血肿等;2血管性疾病。主要是指出血性脑血管病,③肿瘤,包括良、恶性颅内肿瘤④炎症性疾病,如流行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⑤先天性疾病,如婴儿能积水,狭颅畸形等;6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脑病,尿毒症,糖尿病昏迷、肝昏迷等。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所致头痛特点常是持续性发作,阵发性加剧。头痛原因可能是由于脑膜、血管或神经受牵扯或挤压。呕吐常出现于头痛剧烈时,典型表现为与饮食无关的喷射性呕吐,但并不多见。呕吐是因为迷走神经核团或其神经受到刺激引起。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体征,是由于颅内高压影响眼底静脉回流之故。持续视乳头水肿,可导致视神经萎缩,造成不可恢复的失明。因此,早期及时处理颅高压对保护视力很重要。   诊断①临床表现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②药物试验性诊断:静脉快速滴20%甘露醇,如病人头痛显著缓解,颅内高压可能性大。②头颅X线片:可出现脑回压迹增多、骨缝分离、颅骨内板变簿,蝶鞍扩大、鞍背及前后床突骨质吸收。④脑超声波检查、脑电图、脑血管造影,放射性同位素扫描、CT扫描和MRI等对颅内压增高及颅内病灶的诊断有重要价值。⑤腰穿与颅内压监护可确定颅内压的高低。   治疗①尽快明确诊断,既要考虑到病因治疗也要对症治疗,还要避免其它因素引起颅内压进一步增高。②脱水剂的应用:a.高渗性脱水剂:甘露醇作用快,作用力强、持久,副作用少,为目前首选脱水剂。20%甘露醇每次1~2g/kg于30分钟内静注。应用甘露醇时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甘油很少导致电解质紊乱及反跳现象,所以可口服50%甘油0。5~1mg/kg体重,晶体脱水剂需在胶质渗透压正常时发挥作用,故20%人体白蛋白、冻干血浆等在降颅压治疗中也有一定作用。b.利尿剂:双氢克尿塞,25~50mg,2~3次/日;氨苯喋啶50mg,3次/日;速尿20~40mg,2~3次/日。3激素治疗:首选地塞米松,每日10~20mg,加甘露醇或葡萄糖中分两次静滴,最好同时应用抗胃酸药,抗菌素,以预防胃出血及感染。④脑室穿刺引流。⑤过度换气,减轻脑肿胀。6低温疗法。⑦高压氧治疗。脑疝常见的脑疝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两种。  1.小脑幕切迹疝   临床表现在原有颅高压三主征基础上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重,很快出现昏迷;惩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继之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运动障碍,以至出现四肢挺直、头颈过伸、躯背屈曲、角弓反张的去大脑强直状态;生命体征紊乱。凡颅高压患者出观头痛加重,意识由清楚转为嗜睡,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对侧肢体活动减少等,要考虑到早期脑疝,需紧急处理。  治疗①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②加强呼吸道的管理;③一旦出现脑痛,立即静脉椎注甘露醇,脑室穿刺引流;④病因治疗。 2.枕骨大孔疝  临床表现急性疝时患者突然昏迷,呼吸慢而不规则,双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光反射消失,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停止。慢性疝时表现为枕部疼痛、颈强直、强迫头位、锥体束征,颅高压表现。  治疗①对呼吸骤停者,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输氧、脱水及脑胜室引流等。②早期则经脱水后明确诊断,开颅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