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 惴而锐之 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的含义是什么啊?
热心网友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壮大了就会走向衰老;正常的可变为反常,善良可变为妖孽;要求圆满,不如不干;尖利锋芒,难保久常;财宝盈室,谁能守藏;骄奢淫逸,自寻祸患;成功了便隐退,是天的法则。总之,从自然到人生,从历史到现实,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向自身反面运动的,任何事物发展的走向,都将是这么几步。通俗一点说就是:依仗自己有一定才能而骄傲自满,自大自夸的人,就象水满溢流,还不如适可而止,把自尊心放下来,才能真正受益,不断进步;锋芒毕露的人,将会受到别人的排斥,这就象刀磨的太厉,就容易折断。满堂的金玉,没有人能守的住,有钱有势而骄横,必定给自己留下苦果。大功告成而自己隐退,才合乎自然的大道。《道德经》是记载老子“无为、不争”的自然哲学观的论作,其中蕴含的道理今天来看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值得一读。。
热心网友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 惴而锐之 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的含义是: 此言知进而不知退者之害,诫人当知止可也。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者,谓世人自恃有持满之术,故贪位慕禄进进而不已。老子意谓虽是能持,不若放下休歇为高,故不如其已。倘一旦祸及其身,悔之不及。即若李斯临刑,顾谓其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此盖恃善持其盈而不已者之验也。故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此之谓也。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者。揣,揣摩。锐,精其智思。如苏张善揣摩之术者是也。谓世人以智巧自处,恃其善于揣摩,而更益其精锐之思,用智以取功名,进进而不已。老子谓虽是善能揣摩,毕竟不可长保。如苏张纵横之术,彼此相诈,不旋踵而身死名灭,此盖揣锐之验也。如此不知止足之人,贪心无厌。纵得金玉满堂,而身死财散,故曰莫之能守。纵然位极人臣,而骄泰以取祸,乃自遗其咎。
热心网友
《道德经》的句子,就是让你别太贪心了,做人要不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