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有一个研究课题,题目就是:韩寒现象对现代教育的冲击.我们想请大家谈谈对这件事情的观点.对于韩寒功课不好,但写出这么多文字优美的书,青少年的看法我想也是不同的,还有就是韩寒现象对现代教育有什么样的冲击呢?希望大家给我一个好的答案,我的QQ是 1希望可以和大家交换意见!拜托了,因为我们指导老师可是语文老师!
热心网友
韩寒是一个有特长的人,没有任何错误,有错误的是我们大家“公认”(被迫公认)的评价体系。韩某写的文字有人看了觉得好,有人看了觉得差,这都正常,就象苍蝇觉得大粪好,而对鲜花不屑一顾;蜜蜂觉得鲜花好,对大粪嗤之以鼻一样,各自口味问题,没什么好讨论的。把韩某人拿来让大家评价,总要按照某个标准。功课是学校打算教给学生的内容,考试成绩是老师评价学生:学得怎么样的标准,虽然这个标准颇有争议,但毕竟也能算是一个标准。如果有许多不及格科目,只能说明他没在那方面用功。因为,中学所学的内容,具有正常智力的人,都能够基本掌握。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韩某人是偏才,除写字外,其他都弱智。中外都出现过所谓“白痴天才”即,在某一方面极为聪慧,而在其他方面,达不到正常人的最低水平。不过,我看韩某人不象,应该是不用功型学生。韩某喜欢写字,如果其他功课不及格,也不是好学生。写出来有人看,当然是他的好事,能赚钱。上学不就是为了今后能赚钱么???!!!。
热心网友
时代发展的必然没有什么好讨论
热心网友
存在既是合理。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与时代背景有着深刻的联系,韩寒是八十年代文化逐步开放及青少年思想早熟的必然产物。
热心网友
韩寒本人也说过,他是一个人,请不要把他当成一种现象来看待不要对他人有太多的没必要的评价好不好?可以说,每一个 被争论不休的问题,都是没有争论价值的。众口铄金,别逼人啊!
热心网友
天赋决定了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华,而在另一方面却低于常人 例如钱钟书 ,韩寒没有错 他也只是天生擅长一些东西 而又特不擅长某些东西 他只是不合于现行衡量学习好换的准则 而至于现行衡量准则正确与否? 我一直认为教育只是一个人想为了自己以后活的更好的一个快捷途径 教育不是看成绩 而是让人更能溶于社会
热心网友
上海市高一学生韩寒以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脱颖而出,最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其长篇小说《三重门》,并由北大教师曹文轩作序。韩寒自诩“此书文字游戏,五十年之内无人能及”。但韩寒在校学习成绩七门不及格,只能留级。由此引发了“韩寒现象”大讨论。为韩寒说话的文章很多,《为韩寒让出一条道》的作者甚至呼吁:“这不仅是为韩寒,也是为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