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中秋有感》夜来何处桂花香,引我三更醒后伤;两袖清风三盏酒,一窗冷月半房霜。书生未立渊明骨,剑士空怀子建章;欲上广寒仙客会,嫦娥已醉剩吴刚。
热心网友
诚然如楼上所说,这首诗的确不是非常符合韵律,(那韵律“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并非这么严格的,只要第2个仄,第4个平,第六个仄,第七个平,其他依次类推即可。)尤其是ang韵全是平音。而且有重复的字词出现,且用词过于简单,现代。不过现在人能写出这样的已经很不错了,从诗的意境说,非常好。那句“两袖清风三盏酒,一窗冷月半房霜。”以景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大有“以哀景写哀,更添其哀”。从全诗看,作者似乎空有满腔热血,可惜不愿与世俗为伍,但又无渊明的傲骨,只能借酒浇愁。这最后一句“嫦娥已醉剩吴刚”是不是有“世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意思呢?还望高人指点一二。总之,这首诗总体上来说还是可以的,如果作者能够在用词,韵律上再下一些功夫,我相信一定会更好。忽然看见楼上说是女孩写的,似乎不像。这诗应该是男的写的,并且应该是有些生活经历的人写的。。
热心网友
自己写的就说自己写的,的确不错。随没有牡丹的韵,但也有秋菊的味!
热心网友
不错,真的不错。有十年功力。
热心网友
写的很好啊!意境不错!就是用词方面缺少创新!有点别扭!
热心网友
我相信你是用心写的,我也喜欢写古诗,我觉得写诗不在有多好,关键是我们的那份真实而又感动的心境。当然写得好就锦上添花了!
热心网友
假如一定要说这是律诗的话,那么律诗就太简单了一些。律诗有其严苛的韵律要求,这首诗基本没有这种考虑呀。这首诗是仄起首句入韵式的,在律诗中这种诗的韵律如下: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而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好啦让我们对照这首诗分析一下就得出这首诗应该是没有严格依律而做,或者说是没有律诗的概念。就诗而言,这首诗应该是写一个有些胸怀志向的人,却暂时没有被人所认同,有些不得志,有点感伤忧郁。颔联的描述与整诗有点不协调,颈联的第一句不解,何为“书生未立渊明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到底是希望立还是没来得及立?不解,希望能赐教一二。尾句也是值得商榷的,我想笔者应该是想表达一种骄傲和出世的思想,但是即使嫦娥已醉,只剩吴刚,也不见得能表达什么吧?还望解释一下啦。总体上而言这首诗有一些思想和意境,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斟酌,争取更加符合格律,在遣词造句上也需更加凝练,更富表现力。
热心网友
首句应为"夜里何来桂花香"
热心网友
这位朋友是不是女孩啊,如果是的话,哈哈,那就有一点不妥了哦,分析一下吧‘前三句,触景生情,感叹出了自己的内心的孤独最后一句则直接点明作者之心情,欲上广寒仙客会,嫦娥已醉剩吴刚。意思是自己的心上人不喜欢自己,或者是自己所喜欢的女孩早已名花有主了,看来你和你的朋友是陷入了感情的旋涡了啊,哎,不过这首诗的却还很不错啊,就是太伤感了,
热心网友
顶
热心网友
整体不错呀,尤其喜欢"两袖清风三盏酒,一窗冷月半房霜。"后两句的"上""剩"二字可以再推敲一下.
热心网友
总体很好,意境也不错,很优美 后两句中的"上"改成"赴"更好些
热心网友
可以阿,有点唐诗的感觉。意蕴挺美,唯一的缺陷是好象熟悉的词语太多了。有创意的少
热心网友
不错啊,挺压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