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今年六岁5个月了,本来不觉得她的语言有什么问题的。到了大概三四岁时发现她说话有点口吃,有一段时间越来越严重了,我曾经试过慢慢引导她,也曾经因为心急骂过她,但都无济于事,没有起色,现在好像好了一点,但表达能力还是比不上同龄人,我很着急也很难过。请帮帮我。
热心网友
您好!这个请您不要着急,慢慢来,可以帮您的孩子调整好的。您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有些孩子在说话时,经常表现为某些特别的语言方式,例 如,表现为连续发某一个字音,如:救、救、救命;或者表现 为第一个字音发不出,有相当的时候作发音的口形动作准备, 但不能立即完整地发出想说的第一个字音,如:F——非常 好,w一一为什么;还有的表现为发音时字与字之间的阻断, 某一个字发不出,如:男——孩子,走一一侠点;也可以表现 为重复发现与话语无关的虚词或词句,如:哦、哦、哦、…… 等。这些孩子的特别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人听起来感到语言不 流畅,结结巴巴的,所以称之为结巴。不过,一般学者称这种 现象为口吃。 对于孩子的口吃情况,父母首先要耐心指导孩子,让他讲 话对不要着急,要想清楚再讲,慢慢他讲。讲话时胆子要大一 点,不要紧张,不要害怕。鼓励他树立信心,慢慢纠正。其 次,父母对有口吃的孩子不要讥笑,更不要因口吃而打骂孩 子。父母自己本人就不应该表现出焦急,以免给孩子再增加不 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除此之外,父母应该观察、分析孩子的生活,找出孩子在 哪一些憎况下容易出现口吃,在哪一些情景中能流利他讲话。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不利情景的出现,缓和对话的情 景,以减轻孩子的焦虑。在必要时,选择一些简短的句于作为 谈话内容,使孩子容易口答。 在态度上,应该对孩子表示友好一点,例如,用手轻轻抚 摸一下孩子的头,或者亲热地抱抱孩子。然后用温和的语气, 安慰孩子:“讲话时不要着急,不要断断续续的,再慢慢来, 想清楚再讲。即使讲错了,也不要紧,爸爸妈妈不会责怪你 的,也不会打断你的话。”然后父母就耐心地等待孩子把话讲 完,不要催促。 如果孩子平时与别人讲话太少,在生人面前讲话时,生怕 自己讲不好,越紧张就越口吃。父母可选择使孩子感到轻松的 环境,例如在家里;或者选择小孩自己比较熟悉的叔叔阿姨或 小朋友,在轻松自然的情况下尽量交谈,鼓励孩子多讲话。谈 话的内容可以是一些孩子熟悉的话题,例如孩子喜欢的游戏、 体育活动。电视节目。兴趣爱好等,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交 谈,帮助孩子掌握自己最流利的说话方式,并坚持下去成为习 惯。 也可以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发音训练。训练的基本要领如 下: ●平静轻松:情绪平稳。安静,肌肉放松,不要紧张。 发音要轻,否则会使咽喉和舌等用力过强,容易造成发音器官 活动失调、气流被阻而口吃。 ●缓慢自然:讲话总体速度稍微缓馒一点,不要急,不要快,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自然而然地发音、 ●平稳均衡:速度平稳而均衡,不要某些字发音时间过长,某些字发音过短。例如“训练法”应该说成“训一练 法。”不可以说成:“训——练法”,也不要说成:“训练——法”。均衡只是相对的平均,并不是要求每个字发音长度完全 相等,只要符合语言习惯就行了。 ●独立清晰:字与字之间要独立发音,说完第一音,再 发第二音,吐字要清楚明白,不要含糊不清。 ●先长后短:开始发第一音时,持续时间稍为拖长一点, 但不要拖得大长,后面的第二、第三音持续时间恢复正常。如 “训练法”可说成“训-练-法”。 ●先低后平:第一音稍低,但不要故意很低,第二、三 音恢复平时发者响度。 掌握上述基本要领后,就可分四步进行发音训练: 第一步:单词练习。单词是指由两。三个字组成的语句, 这是语言的基本单元。例如:“训练”、“效果”。“很好”,等。 第二步:句于练习。句子指字数比较多的词组或几个相联 词组组成的可以表达一定意思的语句。可以先选一些不太长的 句子作为练习的题材。例如:“训练发音”、“效果很好”,等。然 后,选一些较长和较完整的句子进行练习。例如:“我用训练发 音的方法效果很好”,“我只要坚持练习就能达到目标”,等。 这种发音训练完全按词组分节。例如:“我只要——坚持 ——练习——就能——达到——目标”分六个音节。 随着分节的熟练程度的提高,必须逐渐减少音节,最后整 句一气说完,不要停顿。 “我只要——坚持练习——就能达到——目标”(减为四个 音节)。 “我只要坚持练习——就能达到,目标”(两个音节)。 “我只要坚持练习就能达到目标”(完整语句)。 第三步:朗诵练习。这一步主要练习朗诵,题材可选诗歌。 散文或自己喜爱的材料,在安静的地方,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左右,进行反复练习,直到朗诵时不会出现口吃情况为止。 第四步:对话练习。在经过上述的练习之后,独自说话时 的口吃行为得到了矫正,但与人对话可能还心存顾虑、信心不 足。这时,要进行实际对话练习,实际对话练习最好先由父母 亲与孩子对话,经过几次谈话练习,孩子已经不再口吃。就可 试着与较熟悉的大人或朋友谈话,并逐行扩大谈话对象的范 围,进入正常生活之中。 父母也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让孩子逐渐消除口吃的 行为。具体来说,父母先尽量了解和观察孩子口吃的情况,了 解孩子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口吃,然后把这些憎况记录下 来。仔细分析这些情况,并按口吃严重程度从轻到重排列出 来,做成一张表。然后按照表中最轻的引起口吃的憎况,开始 进行系统脱敏。系统脱敏的要点,就是让孩子在口吃最少的情 况下进行说话练习,然后逐渐进入引起严重口吃憎景中,逐步 适应,直到完全消除口吃。: 对于口吃情况严重而情绪非常紧张的孩子,可以用一些小 剂量抗焦虑药如安定筹,以减轻憎绪和呼吸肌的紧张,增加口 吃矫正的效果。用药以最小剂量获得最佳效果为原则,以减少 副反应和避免影响日常生活与学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 随便使用药物治疗,一般也不需要。即使要用药物治疗,也最 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怀疑生理上有缺陷的孩子、最好还是到医院请医生看 看,认真检查一下。如果需要用外科手术矫正的,就应该先进 行手术矫正生理缺陷,然后才进一步纠正口吃的情况。如果没 有缺陷,只是发音习惯问题,父母就应该耐心和认真地帮助孩 子纠正口吃行为,旧吃行为一般通过父母的努力,是完全可以 自行医治的。 。
热心网友
不知道您有没有考虑过她生理上的原因?最好去医院口腔科检查看看,像腭裂会引起语言发育不好,千万不要错过治疗时机哦!
热心网友
着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急是没有用的。和她一起念儿歌,开始的时候要慢一些,等熟悉了以后再已正常的速度,坚持一段时间会有效的。
热心网友
口吃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行为,2岁半至4岁最多。纠正口吃,先应该知道为什么会口吃,因为知道了原因,就不会太紧张了。口吃的原因1、两岁的孩子思维迅速发展,说的技能赶不上思维的速度。往往孩子想用语言表达一种思想,但找不到合适的词藻,在“找合适词藻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口吃。这种口吃称之为阶段性的口吃,随着语言能力的进步,这种口吃现象会减少,终致消失,不必担心。2、积极的词藻表达不了他想说的内容,他要在脑子里“找”合适的词藻,因而说话不流畅。3、情绪紧张(受到强刺激,如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在“追问”什么事的时候,用重复的字或拖长音来调整自己语言的表达方式,需要时间,说出来的话就有断续现象,也就是一种口吃。4、模仿、逗乐,形成了不良习惯,它不是一种病。5、由于你不愿听到孩子讲出“结巴的话”(过去讲话是流畅的),就很注意听他讲话,纠正他的发音,反而给孩子多听“结巴的话”的机会,说“这种话”也多了。6、两三岁的儿童语言机制还不完善,当他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畅节奏的障碍。7、一般来说,两三岁儿童发生口吃现象与心理障碍没有直接关系,请放心,并不是有了心理障碍才口吃的。有了口吃怎么办呢?1、以常心对待。如果你紧张了,说话的计算所、语调会流露出来,孩子受到暗示,也会紧张,说话就更不流利了。2、绝对不要取笑、表示厌恶、恐吓、甚至打骂。3、有他在场时不要和别人议论他,不要模仿他的口吃,要保护他的自尊心。4、对他讲话要放慢,每个字说清楚,同时也要求他讲得慢,不要着急。但是,当他讲话有些拖长音或者重复,你就听着,不要重复学他,等他讲完,过一会儿让他再说一遍,有了每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再讲同一句话,就会好得多。5、让孩子在说话之前先唱歌,这是日本育儿之神内藤寿七郎博士提倡的矫治口吃的方法。孩子在结结巴巴开始说话后,对他说:“来呀,让我们唱那首歌!”并开始和孩子一起唱(母亲和孩子一起唱也可以),随便唱什么,只要是他熟悉的,都可以。唱完以后,再温和地问他:“你刚才想要说什么?”这时候,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不会发生口吃,会流利地说出来。内藤博士还说,这种方法曾对许多孩子作过尝试,效果很好,孩子说话有了不口吃的体会,就会对说话产生自信,经过多次练习,就能治愈。6、当孩子有一点改进时,就大大表扬,这可增 说正常话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