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世界上最早的钞票出在杭州“会子”纸局遗址就在花港观鱼边上 “‘会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杭州是‘会子’的发源地,应该在西湖西进的保护中予以重视!”昨天杭州屠先生打电话给本报,热情洋溢地说了这番话。 屠燕治是南宋钱币博物馆的馆长,多年从事古钱币的研究。他认为,产生于南宋的“会子”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文化遗产。 “会子”可能是最早的纸币? 南宋“会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教科书上怎么说产生于北宋的“交子”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屠燕治说,北宋的“交子”是当时四川商人为了远途经商的方便,而互相达成协议,商人从四川携带“交子”到达某地,找到签定协议的商人,将“交子”再兑换成金银铜钱等货币,才能使用。“交子”本身并不能当作货币在市场上买卖,充其量是个“有价证券”、“凭据”或“汇票”。 到了南宋(1127~1279),先是民间出现了可以交易的“会子”,然后政府又收归国有,由政府统一发行,与金银铜钱等价使用,这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据了解,在南宋152年的历史中,使用纸币的时间长达100多年,共发行会子十三亿八千五百九十三点五十二万贯。 1295年,日本开始印钞。十四世纪,高丽也自己发行纸币。欧洲印钞始于瑞典,时在1690年,晚于中国500多年。 南宋“会子”经历过升值贬值 屠燕治说,现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在发行纸币,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人不使用纸币。作为世界历史遗产的衡量标准来看,它具有世界性,普遍性,对人类的特殊贡献性,以及现在的濒危失传性,所以作为最早的纸币“会子”其历史价值和遗产价值非常可观。 从“会子”的制作上看,它凝聚了中国四大发明的两大发明———造纸和印刷。据记载,当时是用桑树皮造的纸张,铜版进行的雕版印刷。最昌盛时,一天就有1200多工人同时在工作,规模空前。 同时“会子”也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金融学研究。从“会子”历史来看,当时南宋经济发达,海外贸易昌盛,大量铜钱外流,这才促进了纸币的诞生;而且随着纸币发行量的多少,南宋的“会子”也经历过升值和贬值的考验;在南宋末期,由于连年战乱,“会子”大量贬值,最终退出历史。当时已经有一大批金融专家在研究纸币与金属货币的关系,甚至当时的交易中都有规定付款中几成用“会子”,几成用铜钱。 “会子纸局”遗址在西湖边 据记载,当时同时印刷“会子”的,除了杭州外,还有安徽和四川,遗憾的是在安徽和四川已经无从考证会子的制作地点。只有杭州有明确的记载。据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造会纸局,在赤山湖滨”。赤山,在苏堤第一桥西南,与玉岑山对峙,北连大麦岭,东接太子湾。《咸淳临安志》有一张现存最早的南宋《西湖图》,图中赤山教场与南宋第一桥之间,清楚标有“会子纸局”四个字。从中还可以看到会子纸局的大致位置。它应是靠近南山路、西山路和虎跑路三路交叉口的南山路以北一侧,即今花港公园南门附近,今为花港饭店,南为太子湾公园,北为花港观鱼景区,今为小南湖。(。
热心网友
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