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所有甲亢患者均可为抗甲状腺药物所控制,应作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常用的为硫脲类中的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基嘧啶;咪唑类中的地巴唑与甲亢平等。硫脲类与咪唑类的抗甲状腺药物的药理作用在于阻抑甲状腺内的过氧化物酶系统,抑制碘离子转化为新生态碘或活性碘,从而妨碍碘与酷氨酸的结合,阻抑甲状腺素的合成。 丙基硫氧嘧啶还可抑制外周组织中的T4转化为T3。本类药物口服容易吸收。吸收后分布于全身组织中,并...
热心网友
所有甲亢患者均可为抗甲状腺药物所控制,应作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常用的为硫脲类中的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基嘧啶;咪唑类中的地巴唑与甲亢平等。硫脲类与咪唑类的抗甲状腺药物的药理作用在于阻抑甲状腺内的过氧化物酶系统,抑制碘离子转化为新生态碘或活性碘,从而妨碍碘与酷氨酸的结合,阻抑甲状腺素的合成。 丙基硫氧嘧啶还可抑制外周组织中的T4转化为T3。本类药物口服容易吸收。吸收后分布于全身组织中,并能通过胎盘,在乳汗中的浓度为血液浓度的3倍。药物主要在肮脏代谢,单剂口服半衰期为1~2小时。约60%药物在体内破坏,其余多以结合的形式自尿中排泄。肝、肾功能不良者,剂量应酌减。 (一)适应证:① 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② 20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③ 妊娠妇女;④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又不适宜于放射性131碘治疗者;⑤ 手术治疗前准备;⑥ 辅助放射性131碘治疗;⑦ 伴突眼症。 (二)剂量及疗程治疗的初始阶段,剂量应按病情的轻重决定,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为150~450mg/d,他巴唑或甲亢平为10~45mg/d,分2~3次口服,至症状缓解,BMR降至+20%以下,或T3、T4恢复正常是可减量,每次甲基硫氧嘧喧减50~100mg,他巴唑或甲亢平减5~10mg,每日2~3次。症状完全消除,BMR正常时,即可转入最小的剂量继续治疗,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为每日50~100mg,他巴唑或甲亢每日为5~10mg,至少维持1~3/2年,甚至可延长至2年或2年以上,而剂量还可更小。治疗中,可能出现症状缓解消失,而突眼反而加重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血T3、T4下降,TSH升高的结果,此时可适当加服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而储存于甲状腺腺泡内,从而延缓了抗甲状腺药物的显效。而且停药后复发率高。 (三)副作用 ①一般不良反应有头痛、关节痛、唾液腺肿大、淋巴结肿大及胃肠道症状。可对症处理或适当减少用量。过量应用可赞成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畏寒、乏力、粘液性水肿,停药后大多可以自愈。 ②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常见于初用药后1~3月内或再次用药后1~2周,应注意患者服药期间有无发热、咽痛、肌痛、虚弱和感染症状,一旦发现上述表现应立即停药,作白细胞检查,一般情况下,应定期检查白细胞,如白细胞低至3×109/L(3000/mm3)或粒细胞低于15×109/L(1500/mm3)时应停药治疗,回升后改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 ③药疹,多为轻型,极少出现严重的剥脱性皮炎。一般药疹可用抗组织胺药治疗,必要时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若发生剥脱性皮炎,应立即停药并作相应处理。 治疗1~2年后,如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能维持疗效,甲状腺缩小,血管音消失,突眼减轻,血清T3、T4正常,甲状腺吸131碘率能被甲状腺激素抑制,血循环中TSAb转为阴性或滴度明显下低,可试行停药,继续观察。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平均多在停药后一年内发生,故停药后应定期复查,特别是血循环中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查,必要时可作TRH试验。 抗甲状腺药物作用缓慢,不能迅速控制甲亢的多种症状,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因此,在治疗初期,可联合应用β-阻滞剂心得安,10~20mg,一日2~3次,以改善心悸、心动过速、多汗、震颤及精神紧张等症状。心得安还适用于甲亢危象和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前的准备;对急收性甲亢性肌病也有一定效果。对患有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心动不良和妊娠患者禁用。 在减药期开始时,可适当加服小剂量甲状腺制剂,如甲状腺片20~40mg,一日一次,或甲状腺素50~100μg,每日一次,以稳定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关系,避免甲状腺肿和突眼加重。
热心网友
治疗甲亢首选碘131治疗,碘131治疗甲亢不开刀,不住院,不复发,安全有效,随治随走
热心网友
甲状腺机能亢进,通常有三大类疗法──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口服抗甲状腺药物。一般而言,美国的医师较偏好放射性碘治疗,而欧洲和日本的医师则偏好抗甲状腺药物。 一、药物治疗 利用硫脲药物抑制甲状腺内的碘有机化,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该类药不抑制甲状腺摄碘和已合成激素的释放,则治疗初期应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等。但是必须长期服用,一般约在一年半至二年内可逐渐减少药量而到停...
热心网友
甲状腺机能亢进,通常有三大类疗法──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口服抗甲状腺药物。一般而言,美国的医师较偏好放射性碘治疗,而欧洲和日本的医师则偏好抗甲状腺药物。 一、药物治疗 利用硫脲药物抑制甲状腺内的碘有机化,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该类药不抑制甲状腺摄碘和已合成激素的释放,则治疗初期应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等。但是必须长期服用,一般约在一年半至二年内可逐渐减少药量而到停药不用。然而约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患者会再发,特别是那些脖子较大或饮食摄取碘较多之患者(如常吃海带、海苔、含碘盐)。另外,少部分患者在服药前二、三个月内,会发生皮肤痒、发疹或白血球减少(易出现发烧、喉咙痛)、肝功能异常等药物过敏现象。若出现这些现象,宜及时就医作进一步的诊断治疗。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①病情轻、甲状腺较小的格雷夫斯甲亢; ②年龄小(20岁下),孕妇、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肝、肾或心脏病而不宜手术者; ③手术前准备; ④手术治疗后复发又不宜用同位素治疗者; ⑤作为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辅助治疗。 二、同位素131碘治疗 利用甲状腺有浓集碘的能力和131碘能放出β射线生物学效应,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破坏、萎缩,分泌减少,达到治疗目的。通常病人只需服用一次,若效果不佳则可再半年或一年后再追加一次。治疗后甲状腺的体积会逐渐缩小,甚至有的病人会因甲状腺破坏过多而导致机能低下。本疗法的适应证有: ①中等度的格雷夫斯甲亢,年龄在30岁以上; ②抗甲亢药物长期治疗无效,或停药复发者,或药物过敏者; ③合并心、肝、肾疾患不宜手术者,手术后复发者或不愿手术者; ④某些高功能结节性甲亢。 下列情况不适宜本治疗:①妊娠期、哺乳期;②年龄在20岁以下者;③外周血白血球<3000/立方毫米或中性<1500/立方毫米;④重度心、肝、肾功能衰竭;⑤重度浸润性突眼;⑥甲亢危象。 三、手术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率低,但手术为破坏性不可逆治疗,且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应慎重选择。适应证为: 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复发,或不能不愿长期服药者; ②甲状腺巨大或有压迫症状者; ③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④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不适合手术治疗者有:①浸润性突眼者;②严重心、肝、肾、肺合并症,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③妊娠早期(前3个月)和晚期(后3个月);④轻症病人预计药物治疗可缓解者。 本病尚无病因治疗,药物治疗疗程长,长期缓解率低,仅为30%~50%;同位素治疗术后可能出现永久性甲减;手术为破坏性不可逆治疗,切少了术后甲亢复发,切多了出现甲减。因此严格地讲,三种治疗方法均不令人满意。本病多数病人表现极其良性过程,适当选择的治疗在疾病取得相当缓解上起重要作用,病人同医生应密切配合,因人而异地选择最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