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南高考语文命题走向怎么样?
热心网友
高考语文命题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标志是:在形式方面,调整改造了试卷形式和试题形式,使语文测试的方法更加有效,并且提高了测量评估的客观程度;在内容方面,经过20多年的调整,形成了从知识考查到能力考查的较为全 面的语文测试体系,其中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在理论研究方面,制定了高考语文的能力要求和能力层级,使语文的测试有了明确的目标,对中学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①继续加强对语言运用的考查。高考越来越注重对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这种能力的考查,近些年来,高考试卷尽量减少了非能力性考查的题目,纯粹考记忆的题目逐步减少。今后的命题会更加突出能力考查,适当减少一些纯知识内容的考查。 ②试题材料的选择突出时代感,贴近中学生实际。语言知识和综合表达题在选择语言材料时,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中学生的实际,并努力渗透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这些材料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开阔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试题选材的时代性,密切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相结合,凸现人文性是高考语文试题发展的重要趋势。 ③考查形式稳中有变。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作出重大调整,客观题由原来的20题减少到15题,古典诗歌的鉴赏由选择题型改为主观题型。在保持两年的稳定之后,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又作出调整,客观题由15题减少到14题。在这几次调整中,主要是文学鉴赏和文言文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考查形式基本没有变动,保持了相对稳定。在2004年试卷结构作出调整后,估计2005年的试卷形式将保持稳定,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考查形式将保持稳定。但是也要注意到,在试卷的第六大题--即对语言运用的考查——中,每年都要有新的考查形式出现,对这一点,考生是应当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的。 2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自2002年恢复对名句名篇的考查,文学常识就暂时没有列入考试范围。名句名篇不仅有记忆的因素,还包含有深刻文化内涵,因此,估计在2005年的高考中,文学常识还将暂不列入考试范围。但文学常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是要注意积累的。 名句名篇的考查重点在课内,但课外一些名句名篇也可能在考试中出现,不要忽略对课外名句名篇的记忆、积累。。
热心网友
向自由发挥的发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