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已经没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了
热心网友
中国骑兵成保留兵种 抢险救灾支边等成重要任务 -------------------------------------------------------------------------------- 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阴山脚下,驻守着一支现代条件下保留下来的古老兵种——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营。 骑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种。英国的皇家骑士、前苏联哥萨克骑兵和美国的骑兵第一师,都是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骑兵部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建骑兵的国家之一。早在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大胆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在中原国家中首创骑兵,称雄天下。元代是中国骑兵发展的鼎盛时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依靠强大的骑兵,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广阔的疆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骑兵部队——西北工农革命军骑兵队于1928年4月正式成立。1933年成立了骑兵团。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军1985年精简整编后,由摩托化和机械化取代了骡马化,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已经消失,仅象征性地在中国西部地区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 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营是这批保留的骑兵部队之一。 这个骑兵营基本保留了过去骑兵部队的独特风貌。一营每年都要接一批新马入伍,让老马退役。这些军马来自中国河北省的红山军马场和甘肃省的山丹军马场,是清一色的蒙古马。这种马个子不高,但耐力很强,身体灵活,耐寒性能好。每匹马服役10年左右。 刚服役的军马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最初是经过调教训练去其野性,接下来便开始一系列的科目训练,有队列训练,平原山地乘骑训练,以及马场、马术、障碍、斩劈、射击等训练。 军刀是骑兵不可缺少的武器。内蒙古骑兵一营现在使用的军刀叫五六式骑兵军刀,长96厘米,重1.85公斤,精钢打造,刀身镀铬。官兵们说,使用军刀缺少臂力是很容易伤着自己和军马的,所以只有那些资深骑兵的军刀才会开刃,新兵的军刀是不开刃的。但即便不开刃,借着军马的冲击力,在马上平置一柄军刀仍然可以轻易地把敌人的头颅削落。骑兵的军威就蕴涵在这柄军刀中。 骑兵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就是伺候军马。在内蒙古骑兵一营,一匹马每天要消耗近10公斤草料。营里有两个卫生所,一个是为人看病的,另一个是为马服务的。此外,还有很多特殊的服务岗位,如专门喂马的马勤务,给马站岗的马值日,修蹄打掌的马掌蹄员…… 除了保留这些中国骑兵传统的风貌之外,如今的内蒙古骑兵一营,已把抢险救灾、支边建设、守卫边防和影视拍摄等作为重要的任务。 1996年秋季,阴山脚下的包头地区发生地震,内蒙古骑兵一营立即派出一个连的官兵,参加抗震抢险。1997年盛夏,内蒙古自治区举办全区那达慕大会,骑兵部队担负起开幕式马上仪仗队——旗手方队的表演任务。据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起,内蒙古骑兵一营已先后参加拍摄了《三大战役》、《塞外风云》、《敦煌》、《唐明皇》、《成吉思汗》等上百部影视的拍摄任务。 。
热心网友
还有一个骑兵连
热心网友
肯定有估计在边境地区,应该在北方
热心网友
中国还有最后一支骑兵,主要是为了拍电影用的。
热心网友
曾几何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曾拥有10多个建制师,数十万匹战马奔腾如海洋,方圆数千公里的西部草原上都是人马营地。在“百万大裁军”中,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
热心网友
有,象征性的。
热心网友
面在有啊,内蒙和新疆都有.宁夏回族自治区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五年前有.
热心网友
曾几何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曾拥有10多个建制师,数十万匹战马奔腾如海洋,方圆数千公里的西部草原上都是人马营地。在“百万大裁军”中,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目前,骑兵营作为机动性最强的兵力,一直担任巴彦淖尔军分区的战备值班分队。神秘的当代骑兵究竟生活的怎样呢?日前笔者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雪枫刀”威名远扬骑兵在冲锋中显示威力。面对敌方机枪的扇面扫射,他们高举着马刀,马刀与身体是一条直线,同马背形成四十五度夹角。蒙古马在枪声中永远向前奔驰。他们的主人把马镫踏直,呐喊着往前冲。这是一种决死的状态。当遇到敌人时,骑兵把马刀向左晃一下,然后右劈,那个刀下鬼可能连头带肩膀全被劈下了……在骑兵营里,我们听到不止一个版本的传说:1985年全军精简整编中,当撤消骑兵部队的命令下达后,一支骑兵连队的官兵联名给上级写信,要求保留一点骑兵的种子。请愿信逐级上递,终于赢得了一道来自总部的富于情感色彩的命令:保留骑兵连。这支最后的骑兵每天仍然操练着传统的骑兵科目:马上斩劈、乘马射击、马场马术、乘马越障、野外骑乘、骑兵阅兵式……尽管全军的骑兵已少到不足一个团,但中国仍保留着甘肃山丹、内蒙红山两个军马场。每年八、九月份,有数十匹新马从那里被征接入伍,补入骑兵部队。这些马可能是蒙古马、伊犁马或者山河马;最多的是蒙古马,虽然体形不甚高大,但是奔跑如飞,且耐力极好。自80年代以来,骑兵营先后拍摄过《大决战》、《吉鸿昌》、《巍巍昆仑》、《文成公主》、《大漠风云》、《红河谷》、《白马飞飞》等50多部影视片,骑兵第一营在中国影视圈建立了很高的声誉 。
热心网友
从1986年开始,营以上的建制的骑兵没有了。
热心网友
目前我军还有骑兵,当然不是用于严格意义上的作战平台,现在蒙古和新疆尚有少量装备,主要用于边防部队冬季运输等用途。 80年代中期,我军由摩托化和机械化代替了骡马化。在“百万大裁军”中,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以适应西部边防特殊自然环境的戍边需要,担负影视片拍摄和参加民族地区重大庆典礼仪等任务。这就是--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营(见图片)
热心网友
大连好象就有一只女子骑兵队
热心网友
曾几何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曾拥有10多个建制师,数十万匹战马奔腾如海洋,方圆数千公里的西部草原上都是人马营地。在“百万大裁军”中,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目前,骑兵营作为机动性最强的兵力,一直担任巴彦淖尔军分区的战备值班分队。神秘的当代骑兵究竟生活的怎样呢?日前笔者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雪枫刀”威名远扬 骑兵在冲锋中显示威力。面对敌方机枪的扇面扫射,他们高举着马刀,马刀与身体是一条直线,同马背形成四十五度夹角。蒙古马在枪声中永远向前奔驰。他们的主人把马镫踏直,呐喊着往前冲。这是一种决死的状态。当遇到敌人时,骑兵把马刀向左晃一下,然后右劈,那个刀下鬼可能连头带肩膀全被劈下了…… 在骑兵营里,我们听到不止一个版本的传说:1985年全军精简整编中,当撤消骑兵部队的命令下达后,一支骑兵连队的官兵联名给上级写信,要求保留一点骑兵的种子。请愿信逐级上递,终于赢得了一道来自总部的富于情感色彩的命令:保留骑兵连。 这支最后的骑兵每天仍然操练着传统的骑兵科目:马上斩劈、乘马射击、马场马术、乘马越障、野外骑乘、骑兵阅兵式……尽管全军的骑兵已少到不足一个团,但中国仍保留着甘肃山丹、内蒙红山两个军马场。每年八、九月份,有数十匹新马从那里被征接入伍,补入骑兵部队。这些马可能是蒙古马、伊犁马或者山河马;最多的是蒙古马,虽然体形不甚高大,但是奔跑如飞,且耐力极好。自80年代以来,骑兵营先后拍摄过《大决战》、《吉鸿昌》、《巍巍昆仑》、《文成公主》、《大漠风云》、《红河谷》、《白马飞飞》等50多部影视片,骑兵第一营在中国影视圈建立了很高的声誉。
热心网友
还有一支,在蒙古。用于表演和拍电影。
热心网友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阴山脚下,驻守着一支现代条件下保留下来的古老兵种——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