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常温下以离子状态存在的熔盐。记为RTIL
热心网友
最早关于离子液体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14年,Sudgen等人报道了第一个在室温下呈液体的有机盐类硝酸乙基胺。随后,Hurley等人于1948年报道了氯铝酸盐离子液体系。但是在这之后,有关离子液体的研究并不多见。直到70年代,Osteryong和Wikes等人重新合成了基于N—烷基吡啶的氯铝酸盐离子液体。N—烷基吡啶的氯铝酸盐离子液体系的发现,为离子液体在电化学、有机合成、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初步奠定了基础。80年代初,Gale等人发现1,3一二烷基咪唑盐比N一烷基咪唑盐具有更负的电位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1,3—二烷基咪唑盐类离子液体,大大扩展了离子液体的范围。但是,由于这一类离子液体对水和空气敏感,大大限制了其应用。 到了90年代,一类以1,3—二烷基咪唑氟硼酸盐或氟磷酸盐为代表的新型离子液体被人们成功合成,使得离子液体的研究和应用迅速扩展。催化研究工作者将该类离子液体成功地用作催化剂和催化反应介质,并开展了大量工作。同时,离子液体的研究成功扩展到分离分析、电化学以及功能材料等领域,功能化和固载化成为离子液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一阶段成为离子液体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