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写成“融会贯通”,而不是“ 融汇贯通”?2.下列句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表现了当时反动报刊的态度)B不曾读,只上过一年学。(表现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C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选取典型秋景,营造了送别时的凄冷的氛围)D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用肖像描写来表现康大叔的性格特征)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什么意思?“我们采取因厂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稳妥转变企业体制。”这句话对不对?

热心网友

1、融会贯通——融合领会,因此,用“会”。2、A “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指上海当时的报社对“三·一八”惨案的不同态度。在白色恐怖下,人们没有言论的自由,“不敢载的” 未必是反动的。3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我们采取因厂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稳妥转变企业体制 ”这句话应是对的。

热心网友

1、“ 融会贯通”是并列短语,并列短语构成要求前后一致,因此只能是“动补+动补”。如果写成“融汇贯通”,就成了“并列+动补”了,那就错了。2、A。“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不敢载的”不是反动的。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一个问题一个解决办法,根据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方法解决。

热心网友

1.因为字典上只有这个.虽然也可找到用"汇"的例子,但字典才是标准.2.D.这里很明显,是以动词表现而非肖像.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如:"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应因人施教,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2)"他们采取因厂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稳妥转变企业体制。"(《吉林日报》2003/11/19) 参考文献:第一题:现代汉语词典第二题和第三题:GOOGLE

热心网友

1.会应该是理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