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司法审判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者判为有罪,否定性误判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肯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判,否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某法学家认为,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是否足够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学家的观点? A.各个法院的办案正确率普遍有明显的提高 B.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C.错放,只是放过了坏人;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 D.错放造成的损失,大多是可以弥补的;错判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2..据《科学日报》消息,1998年5月,瑞典科学家在研究中首次提出,一种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只有在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中才能提取。如果《科学日报》的上述消息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 (1)1977年4月,芬兰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提出过,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除了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不可能在其他对象中提取。 (2)荷兰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证明,在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中,并不能提取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这种微量元素可以在某些深海微生物中提取。 (3)著名的苏格兰医生查理博土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中证明,该微量元素对防治老年痴呆症并没有特殊功效。 A.(1) B.(2) C.(3) D.(2)和(3)3.下列推理有错误的一句是: A.伯尔蒂昂认为人体各部分尺寸的比例是长久不变的,且因人而异的,据此可以查出重复犯罪的罪犯。有一次,他查出名叫杜邦的犯罪分子同已释放的马尔顿身体各部分比例相同,因而断定杜邦可能就是马尔顿。 B.现场发现的烟头上有牙咬痕迹,而查出高某牙齿痕迹正好与之相同,因而推断高某可能到过现场。 C.商店窗子被撬后什么也没有丢,但是后来查账时却发现了6000多元的现金缺口,因而肯定是商店贪污分子为转移注意而假造了撬窗现场。 D.很多罪犯多次作案时,总是使用同样的方法,马某总用假支票作案,此次案犯也使用了假支票,因而此次案犯可能是马某。

热心网友

BDC

热心网友

1)B A是肯定错的,回答与提干无关2)D3)C

热心网友

DDC

热心网友

楼上的算个高手,同意你的看法。第三题我本来也选得D,不过考虑一下你说得有道理。

热心网友

靠 1楼的 所以说你是新手啊!1 我认为选B 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是否足够好 B中的否定性误判率大抵相同,所以只要看肯定性误判率就可以了 2 A 下面两个人的研究证实,说不定他们研究出错了,而且,这种否定其他人的成果的事实,在现实中非常常见。3 C D项那里错了?不是都说了可能吗?这个跟公安局查案先查惯犯一抹一样…… C项明显错了,先说什么都没有丢,然后说丢了6000元,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热心网友

DAC

热心网友

1 C2 D3 C (D已经说了可能是)

热心网友

1.A2.D3.D

热心网友

1.b2.d3.c

热心网友

ddc最后一个只有c过于肯定。

热心网友

1.A2.D3.D(这题C也是错的呀?)

热心网友

BDC

热心网友

adc

热心网友

1D 2D3D我觉得这些都是很明显可以看出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