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在暑假帮她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天天给个题目让她写吗?需要从字词句开始训练吗?听姑妈说:她的作文思想很幼稚,回是怎么回事呢!
热心网友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开发学生潜能,以完善和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作文"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大纲》所要求的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难点。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作文教学中应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整个小学时期的作文教学是由三个阶段、六个步骤、若干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所谓三个阶段是指:一、二年级练习说几句话为主;三、四年级以一些片段为主;五、六年级练习成章作文。六个步骤即每年级具体要求;若干环节即单元的单项训练。教学活动应在《大纲》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出具体的系统计划,逐步实现各项小目标,由量变向质变飞跃,实现教学目标。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从作文的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可以看出: 观察接触 研究分析 反作用于 选取修补 作文应具备观察、分析、审题、确定中心,选材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基本功。语文教学活动是围绕着这些能力培养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说作文难,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点:一是难在写作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二是难在作文不知道该怎么写。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生活积累受其年龄限制,不够丰富;其二受其知识基础、阅读量的限制,文章内容干瘪,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其三是受其表情达意的能力及写作方法掌握较少的制约,使文章缺乏条理性。针对以上三个原因,作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以提高作文能力。 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多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感悟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谴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和技巧,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从而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好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二是阅读好课本以外的文章,语文课本的文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使其转化为能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切的。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读书写心得等。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多读书,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二、指导观察、交给方法让学生写作文,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观察。观察到才能写出来。例如中年级作文中,作文的命题本着"小"的原则,将某一事物分割成若干小块。如让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则可以分解为写《小动物的外形》,《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多个小项。以减小难度,利于学生对某一点做细致观察。学生学会了观察并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可以指导他们写文章了,指导写文章要遵循几个原则:1。师生共同审题,找出题眼。2。根椐问题共同确定写作范围。3。想想自己准备写哪些内容。4。这个内容你准备分几部分写。5。所写的文章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一一落实后,再进行重点指导,对于文章重点部分教师要分类指导,也可以结合学过的作文指导学生怎样把事情写详细,怎样把人物动作、神态描写的准确、生动……但无论怎样不能指导过细,以防学生作文千篇一律。三、"模仿"对于小学生学习作文是十分必要的 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学生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要以模仿为阶梯。学生学习作文应为其提供适当的范文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把作者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迁移,运用感悟并掌握其表情达意的技能,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模仿是学习"怎样写"的重要手段,是训练作文基本功的有效措施。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和本能,是任何正常人都存在的心理现象。没有今日的模仿,就没有明天的创新。模仿片段是写好作文的起点。掌握起跑方法和技巧,才能顺利冲向终点。教师善于授之以法,学生才会有法可依。例如:移物模仿。几句或一段精彩的话既可形象的描绘一事物的美丽,抒发一种情感;又适合展示另一事物的风姿,流露类似的感情。巧妙地稍加变化,将此事物移为彼事物就是移物模仿。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学习容易,是学生片段练习入门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再如:句式模仿。小学课本中的某些段落用一些比较的固定的句子连接起来。《跳水》中渲染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式"只要…就…","即使…也…"等。这些句式扮演的角色不同,又适合自己"抛头露面"的场合范围。阅读教学中,教师联系上下文注意给学生总结其特殊用法。学生掌握了规律,信手捏来记一场面,状一景物,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又如创造模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物外貌,动物外形,迷人的景物,热烈的场面等是精彩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更换结构练习写与课文内容一致的片段模仿就是创造模仿。特别指出的是,模仿是以学生观察到的材料为题材,以范文为指导,真实的表达学生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他知识范围的谋篇布局和谴词造句的方法及技巧进行模仿,决不是抄袭原文或套用原文中的原句。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在借鉴中求异,模仿作文是通向创造的阶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怎样写"。总而言之,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观察、阅读、模仿,并使之成为其自觉行为,是帮助学生掌握作文技巧,提高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捷径。它既合乎学生的认识规律又体现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原则,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和提高语文素质有积极作用。 。
热心网友
多和她交流,了解其思想不要生搬硬套地用一些别人介绍的方法。……我想多找一些美句甚摸的,先让她激发激发兴趣。然后让她随心所欲地写些东西,不要规定甚摸,也不要限制。试试吧
热心网友
让她多看一些成熟点的杂志,六年级,也不小了,看看《读者》,《青年文摘 》一类的书,我觉得不应让她看《小学生作文》了,多看一些高年级的,再者,要问问她的个人意见,认为自己哪一方面不足,着重补哪一方面,多读她喜欢的书是最最好的方法。
热心网友
多练,多说,多听故事。 我妈就是这么教我的,很成功的。培养对书的兴趣,兴趣有了,一切都好办。去邮局给她定作文书,多看。但是,一定不要抄袭,抄袭会毁掉一个人的作文的。不一定要写,可以口头练习。比如,描述一下四周的景色啊,什么的。口头能力强了,作文还怕什么了。 要是她年纪还大一点的话,[[作文成功之路]](月刊)是本很好的书。
热心网友
写作文思想幼稚,我觉得不是缺点。小学六年级学生,不幼稚才奇怪吧?如果是语言文字方面的缺陷,多读些课外书就好了——大量读,别搞什么影响兴趣的句子段落摘抄,除非她是在喜欢到想抄。推荐一套书:《新语文读本》。
热心网友
选一些自己特别喜爱的古代或现代散文作品,背下其中一些自己热爱的句与段,还是很值得的。平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散文合集,或综合类刊物阅读,像《读者》《读写月报》《中华活页文选》《阅读》《美文》《中学生阅读》等杂志都不错。如果在其中,又发现了自己喜爱的作家,那就找来他的作品集来读。没有输入,就难有输出,不是吗?另外,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做个有丰富情感和敏锐感知或勤于思考的人,也很重要。总之,要尽可能多地打开自己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用眼、耳、鼻、舌、身、心去感知外部的世界。你会有很多发现。写作思路不清,可能是你想在一篇文章里说太多的内容。世界上的道理不是在一篇文章中能说完的,要有所选择,有所取舍,一篇文章中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也许会好一些。
热心网友
或许你表妹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如果不是可以尝试写写日记,在日记中尽情发挥,也经常去看一些小说、散文、话题作文或杂志,扩展视野,就可以写好文章了! 最后,祝你表妹成功!
热心网友
写日记啊,很有效,时间一长效果就出现了。本人作文自恃不错,也使用的此法。而且日记写到最后也确实能加深思想深度.另外让她读些自己感兴趣的名著或文章,多多读。还有就是记随笔,突发之想把它记下来。(幻想也行,和她多聊聊)
热心网友
用心观察生活她总有有感而发的时候,把那时候的感觉用文字表达出来,记录下来,会比较有帮助千万不要让她有抵触情绪,她还小,要从兴趣培养起来让她多读些书,小说、散文都可以祝她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