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称大帝、要加冕,中国给皇帝上尊号、谥号要经大臣议论.据我所知,只有孙权称为吴大帝。现在称汉武、康熙为大帝,经过什么法律程序?难道什么人想怎么称就怎么称?
热心网友
不行!因为只有在古代的部分欧洲国家的皇帝加冕后才被称为大帝,例如沙皇:彼得大帝,等等。大帝这一称号具有侵略意思在里面(这里说的是我的看法,或许历史学家又有另外一种看法)。中国古代的皇帝登基或者加冕从没有称自己为大帝,而且史书上也没有大帝这一说法,大帝这一说法是现在人看根据欧洲的“大帝”顾名思义来的,所以说称康熙,汉武为“大帝”,严格上说是不正确的
热心网友
问题是你怎么理解大帝这个概念!如果你认为这里所讲的大帝就是西方概念上的大帝的话,OK,那么中国的一些皇帝的确没有履行相应的合法的手续。可是,大帝只有上述这么一个解释吗?所谓大帝也可以仅仅是人们对于皇帝的尊称或者对其历史的评价极高而在舆论上对其进行加冕,而称呼其大帝。中国皇帝的尊号很少有什么用帝的,主要是王,帝的称呼主要来称呼上古的人物,和在西方文明接触之后某些知识分子借用西方的叫法来称呼中国的皇帝,中国唯一能够被称之为帝恐怕只有传说中的“五帝”,此后没有一个皇帝公开的为自己或者先皇加封过所谓的帝的称号。而“先帝”也只是对于死去的人叫法,而且可以替代为先皇、或者先辈的庙号。而从西方传来的文明对于中国的冲击是很大的,其对于帝王的加封的观念或者更准确的所是对于帝王的称呼也影响了中国最先接触西方文明的人。所谓的大帝,在西方文明中的确是指经过加冕和册封的,而且加冕和册封的人必须是教皇,而这样的人往往具有很伟大的功绩。但是,在中国文明和西方融合中我们只是借用了这个称呼,借用了其中对于伟大功绩的肯定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称呼。无论是汉武帝还是康熙,还是唐太宗都是有极大历史贡献的人,在后人的评价中称其大帝,作为尊称没有什么不妥。更要紧的是这只是人们的议论而已,我们听过汉武大帝,康熙大帝,可是你听说过唐朝的什么人称其为帝吗?这只是人们的一种为了好听而使用的。我还想所的是,“中国给皇帝上尊号、谥号要经大臣议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给中国皇帝上尊号是经过当朝的大臣和后氏的大臣的,而所谓的谥号则必须是后朝的大臣议论的。例如康熙的谥号是“孝”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在康熙或者的时候议论这个是不是康熙的谥号的,也正如在电视中我们原本不应该看到或者听到康熙的祖母在活着的时候由自己或者别人称呼其“孝庄皇后”这是其死后的封号,而且这仅仅是一个简称,孝庄皇后的封号有十几个字,有兴趣的可以在清史稿中查到。